如此,才能讓我大宋政治清明,國力蒸蒸日上。”
頓了頓,寇季又補充道:“其實,太祖皇帝在位期間,定下的官員考核制度,還是很不錯的。太祖皇帝十分重視地方官,知道地方官是朝廷的根基。
所以在派遣地方官的時候,十分慎重。
在調任地方官、考核地方官的時候,也十分嚴格。”
趙匡胤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得到了皇位,確實有些不地道。
可趙匡胤確實比那位被他搶奪了皇位的小皇帝,更適合當皇帝。
不論是平定四方,建立王朝,還是施政手段,都是十分厲害的。
趙匡胤深知地方官,是朝廷的根基。
所以對地方官的重視,遠超其他的朝代。
縣、州一級的地方主官,每一位在上任之前,他都要過問。
在上任之後,他還派遣了不少人,從四面八方盯著。
各地的通判,皆是他的耳目,為他幫助地方官施政以外,還幫他監督地方官,可以秘密的向他打小報告。
此外,他還派遣朝中重臣,兼任各地主官,對地方官加以約束。
包括御史臺、三司,皆在幫他監督著地方官。
在地方官升任途徑上,考核也十分嚴格。
在地方官升遷的時候,不僅考核他們的政績,還得考核他們的風評,真真正正民間百姓給出的風評,而不是他的上官給出的。
當然了,他們上官的風評,也夾雜在其中。
但在其中的比重並不重。
此外,地方官調任的時候,趙匡胤要親自稽核,核准以後,才會准許其升官。
由此可見,趙匡胤對地方官的重視,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然而。
趙匡胤定下的考核官員的方式,趙光義繼承了下來,但他並沒有趙匡胤那麼大的毅力,對每一任地方官都嚴加考核以後,才准予升遷。
不僅沒有嚴加考核,還開了無數條口子,幫著他看好的一些官員,火速升遷。
比如寇準,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
寇準在中了進士以後,在外任職了兩任知縣,沒有經立州、府歷練,就火速的被趙光義召回了京中為官,一路平步青雲。
再比如,酒鬼宰相蘇易簡,在外任職不滿三年,就被火速召還回朝,擔任了御史言官。然後一路平步青雲,用了十二年,坐上了參知政事的位置。
趙光義開了無數口子,到了趙恆即位以後,口子開的就更大了,隱隱成了一種風氣。
有學問、有才華、有名望的,又會拍馬屁的,皆能火速升官。
有沒有能力,他不在乎。
只要拍馬屁把他拍舒服了,又或者能順著他的心意,幫他求仙問道,那升官就是妥妥的事情。
參知政事一類的重位,也能隨便委任出去。
北宋有名的五個大奸佞,北宋五鬼,全是他提拔的。
“呼……”
趙禎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臉上擠出了一個十分難看的笑意,對寇季道:“四哥的話,朕記住了。”
不等寇季開口,趙禎又道:“朕乏了……”
寇季見此,趕忙起身,拱手道:“臣……有罪……”
趙禎搖搖頭,嘆息道:“人常說,忠言逆耳。以前朕體會的不夠深,現在終於明白了,忠言到底有多逆耳。”
寇季苦著臉道:“臣不該……”
寇季想再次認罪,可趙禎卻打斷了他的話,趙禎看著寇季道:“四哥的話雖然刺耳,但是句句在理。四哥也是為了朕的江山社稷,才不得不說出這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