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雖然沒辦法像是寇季一樣,給將士們大發利市,但將士們概有的撫卹,以及賞賜,一文也不會少。
從上到下,我都派人盯著呢。
誰敢動將士們用命換的錢,我就敢跟他拼命。
所以你可以讓將士們放寬心。”
狄青遞上去了功勞簿上,沒有記錄他殺敵人數。
一些陣亡的將士腦袋上,反而多了許多殺敵人數。
最誇張的那個,足足殺了二十五個人。
呂夷簡自然不信。
一場大戰下來,能搶到五個人頭的,那都是戰場上一等一的悍卒。
殺敵過十的,基本上都是軍中的先鋒將校。
他們武藝高超,兵甲比別人好、馬匹也比別人好,多殺一些尋常的敵人,很正常。
兵卒殺敵過十的,呂夷簡見過的不多,超過十五的,呂夷簡一個也沒見過。
所以狄青遞上去的功勞簿上面的貓膩,呂夷簡一眼就看穿了。
但他沒有怪罪狄青,甚至對狄青還有一些欣賞。
在軍功上做手腳,在大宋朝那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呂夷簡見過最誇張的是,一個將領,領兵出征,殺敵三千,其中將領名下,掛了足足兩百多人頭。
你若是天生神力,或者是霸王在世,殺出這種戰績,呂夷簡沒話說。
可你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將領,混到五十,靠著裙帶關係,才爬上的將軍之位,殺兩百多人?
你嗑五石散了?
將領們往自己名下劃拉人頭的事情,呂夷簡見過不少。
將領們給自己部下劃拉人頭的,呂夷簡見的卻不多。
雖說人頭不能決定一位將領能不能升遷。
但是有誇張的戰績在,很容易被人記住,朝廷一旦要用人,很容易想起你。
而且將領們也好面子,自己把自己吹的強一點,出去跟人說話的時候也能大點聲。
大宋的監軍制度雖然很嚴密,但是在軍功方面,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將領們佔手下便宜的事情屢見不鮮。
當然了,更重要的還是利益。
一個小小的兵卒,就算殺再多人,也引不起朝廷的注意,拿不到多少賞錢。
但是一個將領,殺的人多了,那就能引起朝廷的注意。
朝廷縱然知道其中有貓膩,也會賞賜下一大筆錢。
說謊的人見多了,突然碰到了一個誠實的,並且體恤下屬的,呂夷簡自然欣賞。
狄青聽到了呂夷簡的話,心頭一跳,硬著頭皮道:“末將並非有意這麼做,有些將士是家中獨子,他們去了,一家老小以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