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609章 高粱河車神(三更一萬二,求月票!吼吼吼!)

趙禎坦言道:“如今朝廷能用的武臣,稍微用一下,就已經捉襟見肘。朕怕繼續推行重文抑武的策略,會出現無人可用的局面。”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太祖和太宗,定下如此祖制,是為了防止武人作亂。”

趙禎點頭道:“朕知道……可太祖和太宗定下了如此祖制,是為了讓我大宋順利的傳承下去。可若祖制影響了我大宋的傳承,甚至有可能會成為我大宋滅國的禍基,你覺得還有留著的必要嗎?”

這話也只有趙禎敢說。

其他人若是說這話,被人聽到了,會被拉出去一刀一刀割死。

趙禎既然將話說破了,寇季也就不藏著掖著。

寇季坦言道:“太祖和太宗,皆經歷過十國時期,武人作亂。甚至武人作亂的危害有多大。所以定下這樣的祖制,也能理解。

但太祖和太宗二人,只想著防備武人,卻沒有想過,若是朝廷沒了武人,大宋能不能生存下去。

他們也沒有想過,在勾心鬥角、在權謀爭鬥上,武人根本不是文人的對手。

重文抑武的政令推行到最後,結果就是武人不出,朝廷淪為了文人的一言堂。

但朝廷淪為了文人的一言堂,真的是好事嗎?”

趙禎果斷搖頭。

從他登基到現在,遇到的大部分麻煩都是來自於文人。

武人有亂社稷之危,文人則會絆住大宋崛起的腳步。

無論是武人,還是文人,掌控朝堂,都會出現弊端,大的弊端。

所以朝堂之上,有文臣,也得有武臣。

趙禎嘆息一聲,“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寇季思量了一下,給出了一個最快解決問題的辦法,“朝廷該重視一下武舉。同時,兵動將不動的政令,也該更改一下。”

趙禎盯著寇季,靜等寇季的解釋。

寇季繼續說道:“重視武舉,是為了給武臣們當中增添新的血液。唯有新的武臣不斷的加入,朝堂上兵事的話語權,才能不被武勳們所掌控。

朝廷調兵遣將的政令,存在著很大的弊端。

每到任期,領兵的將領不動,反而是麾下的兵馬頻繁的更替,這對朝廷而言是一個負擔,也是一個禍患。

不僅起不到防備武臣的作用,反而還會因為水土不服、舟車勞頓,削弱兵馬的戰鬥力。”

趙禎皺起了眉頭道:“重視武舉,只會便宜那些武勳。朝廷此前推行的武舉,大多讓武勳門下的人,佔去了武進士的名額。

在武藝和兵法謀略一道上,鮮有人能在武勳們掌控下脫穎而出。

朝廷調兵遣將的政令是存在著弊端,可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朝廷的兵馬一旦待在一個地方不動,很容易被一個地方的子弟兵充滿全營。

一旦地方豪強,又或者說是地方有聲望的人,振臂一呼,很容易起事。”

寇季笑道:“此兩點官家不需要擔心。只要我們培育的將官出來以後,官家擔心的問題皆可以迎刃而解。”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沉吟道:“朕培育人去跟武勳們打擂?”

寇季笑著點點頭。

趙禎遲疑道:“那如何防止地方軍營裡充斥滿子弟兵呢?”

寇季笑道:“軍紀約束,從入營的那一刻開始,就打亂分配。此外,兵營全部遷移到荒山野嶺內。”

趙禎皺著眉頭,依舊一臉疑惑。

寇季笑著道:“等兵馬熟悉了用火槍和火炮作戰以後,沒了火槍和火炮,他們就是沒牙的老虎,想亂也亂不起來。”

趙禎聞言,恍然大悟,笑道:“還是四哥想的周到。”

頓了頓,趙禎笑道:“這麼說,我們培育的人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