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將和儒將就變得至關重要。
若是曹瑋將朝廷最初的一批智將和儒將,變成自己的學生。
那以後再衍生出的智將和儒將,就是曹瑋的徒子徒孫。
曹瑋的徒子徒孫,還能欺負曹家去不成?
想欺師滅祖?
但凡在朝堂上為官的人,欺師滅祖都沒什麼好下場。
欺師滅祖的人,既不孝,又沒有底線,誰敢用你?
呂夷簡覺得曹瑋聰明,有人卻比曹瑋更聰明。
比如某不可明言的講武堂山長趙禎,以及某不可明言的講武堂副山長寇季。
曹瑋現在才開始想以後培育智將和儒將的問題。
趙禎和寇季二人已經開始大批次的培育基層軍官了。
那些基層軍官,都是趙禎精挑細選的。
以後出一兩個將領,那也是輕而易舉的。
那些基層軍官們,以及以後的將領們,忠於山長,那是應該的。
忠於副山長,也是應該的。
原因很簡單。
講武堂內那幾個本領最高超的教頭,腦門上都刻著一個寇字。
他們張嘴寇府,閉嘴少爺。
在他們嘴裡,少爺絕對是天底下最聰明的那個。
沒有之一。
如果有,陳教頭一定會一槍崩了他。
在他們嘴裡,寇府絕對是天底下所有人都想去的聖地。
寇府裡有萬人崇拜的聖賢,有天下第一聰明人,有天底下最好吃的東西,有天底下最稀奇古怪的東西。
最吸引那些基層軍官們的,主要是後兩項。
被基層軍官們稱之為馬倌那位教頭,每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我情願在寇府裡掃馬糞,也不想過來教你們這幫子棒槌。
講武堂內唯一一位不說寇府好話的,就是那位姓高的總教頭。
只不過那個姓高的總教頭,走哪兒,背後都跟著一個冷冰冰的人,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所以沒人敢親近他。
……
雁門關一戰,在大宋掀起的波瀾,遼皇耶律隆緒不知道。
遼皇耶律隆緒只知道,耶律野率領十萬大軍攻討雁門關,壕溝還沒跨過去,就死了一萬多人,最終氣暈了過去,現在還沒醒。
遼皇耶律隆緒坐在行宮內的寶座上,臉色陰沉的盯著跪在腳下的黃翩,聲音沉重的道:“將雁門關前發生的一切,一點不漏的給朕說一遍。”
黃翩跪服在地上,細細的將雁門關外發生的一切,向遼皇耶律隆緒講了一遍。
行宮內的大遼文武們聽完了黃翩的講述,倒吸了一口涼氣。
一個個面露驚色。
唯有遼皇耶律隆緒陰沉著臉,冷哼道:“朕聽說,百虎齊奔是寇季造出來的?”
“回陛下,百虎齊奔確實是寇季所造。”
有文臣趕忙回了一句。
遼皇耶律隆緒微怒道:“朕當初就該不惜一切代價殺了他。”
“如今殺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