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恭義憤填膺的破口大罵,“折繼宣就是一個蠢貨,一個棒槌。領著一萬多人,就敢對著近十萬的遼軍發動攻勢。
腦子被驢踢了?
折家軍是厲害,可遼人也不是草包。
誰給他的自信,讓他領著一萬多人,跟人家近十萬人正面一戰的?”
高處恭說到此處,看向了楊家老太君,嚷嚷道:“你們折家就沒有聰明人,提醒一下那個蠢貨,別跟遼人正面一戰嗎?”
楊家老太君一臉愧疚,卻沒有說話。
折繼宣若是一個聽勸的人,也不會出現在保德。
折繼宣若是一個理智的人,也不會在府州欺負楊家老太君。
他欺負楊家老太君,是威風了。
可自此之後,就會背上一個不忠不孝的名聲。
一個不忠不孝之人,誰會看得起他?
一個不忠不孝之人,誰敢跟他交往?
折惟忠給他留下的一手好牌,頃刻間便被他變成了一手爛牌。
如此人物,沒將一萬三千的折家軍,全部葬送在遼人手裡,那就已經讓人燒高香了。
他盲目自大的率領著一萬三千人,跟遼國近十萬兵馬正面一戰,確實是他能做出來的事情。
寇季瞥了高處恭一眼,沉聲道:“折繼宣幹出這種蠢事,又不是老太君的錯。折繼宣一戰,硬生生的折損了近五千的折家軍兒郎。那可都是老太君的兄弟、侄兒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
論憤怒,老太君恐怕比在座的任何一人都憤怒。
論難受,老太君也比在座的任何一人都難受。”
高處恭透過近一段時間的相處,知道寇季對楊家老太君十分的優厚,他見寇季開口維護楊家老太君,也就沒有再開口。
高處恭閉上了嘴,別人終於有了說話的機會。
郭易乾巴巴的道:“寇經略,折繼宣率領著折家軍在保德一敗,倒是不會影響我們屈野川的戰事。畢竟我們從一開始,也沒指望過他能打敗遼人。
只是他這一敗,弱了折家軍的名頭,助長了遼兵的聲威,也影響了我們軍中將士計程車氣。
眼下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調動我們軍中將士計程車氣。
若是將士們一個個對遼人心生懼意,那麼遼人一旦揮兵而來,可就不妙了。”
頓了頓,郭易又道:“末將相信,以寇經略的智謀,一定能想出調動士氣的辦法。”
劉奇在一旁低聲補充道:“相信寇經略已經看出了末將等人手裡的兵馬皆出身貧寒,相信寇經略已經想好了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奪得戰功以後的賞賜。
若是賞賜能豐厚一些,將士們計程車氣,一定會有所回升。”
郭易、劉奇二人,一唱一和,用拍馬屁的方式,將他們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高處恭、王凱、明鎬等人,聽到了他們二人的話以後,沒有言語。
很明顯,他們能調動士氣的辦法,跟劉奇、郭易二人差不多。
寇季見此,微微沉吟了一下。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將士們怕死,那是因為賞賜不夠、約束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