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牙齒有些泛酸的在一旁嘀咕。
“他死了順著河就飄走了,你又砍不下他的腦袋……”
“啊?!”
兩個將士距離寇季不願,他們的對話寇季自然聽進了耳中。
寇季幾乎毫不猶豫的開口道:“渡河擊殺的敵人,隨軍督戰文書記錄,不會抹殺你們的功勞。”
此話一出。
將士們如同打了雞血一樣,一個個紅著眼,開始拼命的彎弓射箭。
一時間,箭如雨下。
投石車也跟著往河裡扔大石頭。
喊殺聲四起、絃聲四起。
大宋將士在拼命的射箭。
筏子上的遼兵盯著盾牌在生扛。
箭矢射在了盔甲、盾牌上,叮叮咚咚作響。
遼兵的炮灰兵馬,盯著箭雨,往前渡了一程,雖然損傷了不少人,但成功為後面的遼兵精銳爭取了一程的路。
那些遼兵精銳站在筏子上,同樣彎弓搭箭,跟大宋將士們對射。
雙方箭矢縱橫交錯,你來我往。
遼軍軍陣中。
蕭孝穆盯著你來我往的對射場面,略微有些發愣。
“宋國的廂軍一直不受重視,一直沒有配備大型軍械,過了數十年了,還是如此……只是寇季人在此處,不可能沒有火器。
至今沒有見到火器聲響起,難道是留作了後手?”
河對岸的宋軍中,蕭孝穆最在意的,就是寇季手裡的火器,以及五千折家軍。
其他的他不太在意。
寇季手裡的火器,在河西擊潰了西夏的重甲騎,在燕雲之地,又擋住了數萬大遼兵馬的攻伐,殲滅了遼國一支廂軍。
蕭孝穆雖然沒有見過火器,但卻沒有小遜火器。
眼見河對岸的宋軍沒有拿出火器,蕭孝穆心裡就生出了一絲狐疑。
他剛要吩咐手下人去傳令,讓渡河的兵馬注意宋軍手裡的火器,河對岸就響起了槍響聲。
渡河的遼軍數量越來越多。
弓弩手已經逐漸的難以支撐。
三千講武堂的學生,自然不可能再坐以待斃。
他們在寇府僕人的率領下,撲到了岸邊,紛紛舉槍齊射。
不需要刻意的去瞄準。
河面上密密麻麻的全部是遼軍,只要瞅準一個方向打過去,只要對面沒穿戴著盔甲,舉著盾牌,一定會射傷或者射殺敵人。
火槍的射程,跟強弓、重弩比起來,其實有點不如。
但卻比其他的弓弩要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