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西夏苛政的緣故,每年從西夏出逃的百姓們很多。
西夏的擒生軍,就是因此催生出來的。
普通的百姓們逃了又逃,逃的沒多少了。
西夏貴族沒有多少百姓可壓榨了,就只能透過掠奪敵人的人口,來彌補這一點。
夏先生和野利遇乞在商量著如何應對寇季的報復。
寇季卻根本沒有急著報復他們。
在王凱和折家軍校尉掃蕩乾淨了麟州城外的疆土以後。
寇季就帶著所有的將士們出了麟州城。
跑馬圈地,是寇季答應給將士們的獎賞。
如今地方已經清理出來了,自然得分給將士們。
軍中的文書、監軍們,一個個翻看著功勞簿,對照著將士們圈地的時間。
一切準備就緒以後,隨著寇季一聲令下,跑馬圈地正式開始了。
一個個有功的將士們,坐上了馬背以後,騎著馬玩命的往外衝。
將士們山呼海嘯的呼喊聲十分熱烈。
隨著時間的推移。
一個個的大小地主,應運而生。
將士們在圈地過後,拿著蓋著印章的手寫地契以後,一個個激動的直喊。
寇季將將士們分成了數波,足足耗費了兩日,才將麟州城外的土地分完。
遼兵在潰逃的時候,被不少黑心的傢伙砍了腦袋,所以有功的將士很多。
麟州城外的地居然不夠分。
寇季最後不得不將麟州城內的一些無主之地,分給了他們。
整個過程,持續了足足四日。
分完了地以後,寇季又將綏德軍、晉寧軍合為一軍,定名為鎮北軍,坐鎮在麟州城外。
綏德城、佳縣,比起麟州城,已經算是在中原腹地了。
兵馬留在綏德城和佳縣,只是浪費。
麟州守軍、保德軍、火山軍相繼跟遼人拼了個乾淨。
折家軍不出,整個麟州一線的長城,就沒有多少兵馬鎮守。
所以鎮北軍就應運而生。
鎮北軍滿編五萬人。
主將由郭易擔任,副將由王凱擔任。
郭易在擔任鎮北軍主將之餘,還兼任鎮北軍右廂步軍指揮使。
王凱在擔任鎮北軍副將之餘,還兼任鎮北軍左廂馬軍指揮使。
名頭上看起來,郭易的名頭更大。
但實際上王凱麾下的兵馬更強。
二人對寇季的安排並沒有異議。
郭易年紀大了,有了此次的功勞,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所以他領不領強兵,不重要。
他現在只求身份地位。
王凱年紀不大,需要藉助強兵不斷的建功立業,所以他更追求手下將士的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