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聞言,嘲諷的笑道:“寇季躲在數萬兵馬之中,除非我們召集一切兵馬,將寇季連同他手下的兵馬團團圍住,不然不可能除掉寇季。”
“不妥不妥……”
夏先生,也就是夏安,再次開口。
夏安沉聲道:“我們不能大張旗鼓的除掉寇季。寇季更不能死在我們手裡。寇季一旦死在了我們手裡,寇準那個老倌八成得瘋。趙禎那個小皇帝,估計也不會輕易的放過我大夏。
宋國是在跟遼國開戰不假。
可宋國仍有餘力,召集數十萬大軍,功討我大夏。
寇準和趙禎那個雄安皇帝若是發了狠,召集大宋境內一切可以調動的兵力,向我大夏壓過來,那我們大夏難以抵擋。”
大宋有多少兵馬?
數十萬禁軍,數十萬廂軍。
團練、鄉兵、藩兵,並不在大宋軍籍之列。
大多有地方衙門統領,屬於民籍。
但是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也能被臨時抽調,充入軍中。
單單是跟西夏接壤的大宋兵馬,就多達數十萬。
河西有五萬滿編的鎮西軍。
永寧軍路,有五萬滿編的永寧軍。
清澗城有人數一直控制在三萬上下的種家軍。
清澗城背後,分別還有滿編的三支禁軍,鎮戈、興國、鎮國,三軍。
此外,還有寇季新編排的滿編的橫山軍、鎮北軍、寧邊軍,三支兵馬。
這還不算各城的守軍,以及鎮守在長城上的守軍。
可以說,大宋在西北抵禦西夏人的兵馬看起來沒多少,可是細細挖掘的話,你會發現,多的嚇死人。
寇準和趙禎二人若是發了彪,上疏的這些兵馬,一定會出現在征討西夏的戰場上。
寇準和趙禎二人中間任何一個人若是親臨戰場,現在坐守在汴京城內的上下虎翼軍、龍神二衛、天武軍,五支兵馬中,一定會有三支,被調遣到征討西夏的戰場上。
汴京城南北兩側的數支廂軍,也會毫不猶豫的調動到征討西夏的戰場上。
別覺得大宋調遣了三十萬兵馬去了燕雲之地,就覺得大宋無兵可用。
大宋兵馬多的嚇人。
若不是寇準主政期間,精簡了其中一大批,大宋朝廷能調動的兵馬更多。
大宋每逢戰事,就調動捧日軍、天武軍出動,不是因為大宋各地沒有兵馬調動。
而是因為中軍需要一支強有力的精銳禁軍坐鎮。
大宋之所以不經常興重兵征討四方,不是因為沒有兵馬,而是因為調動重兵,需要的糧草太多,需要的軍餉也太多。
漫長的輜重線,會拖垮大宋的財政。
所以大宋才不經常興重兵。
但西夏真要是明目張膽的將寇季給宰了,天知道發了瘋的寇準和趙禎會不會不惜一切代價跟西夏死磕。
大宋領兵的名將是不多。
但是真要死磕到底,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西夏都磕不下去。
死磕到最後,西夏會被戰爭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