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700章 厚賜功臣!

禁軍是劉亨率領的橫山軍,廂軍是位於寧邊州的寧邊軍。

毫無疑問,在隨後封賞的時候,劉亨很有可能會被加封為橫山路馬步軍總管等一類的職位。

配上劉亨的國公爵位,剛剛好。

西平路依舊叫西平路,只不過轄地有所擴張,除了原有的轄地外,長城以北、騰格裡沙漠以南,盡歸西平路掌管。

設府城一座,位於靈州,取名西平府。

州、縣衙門若干。

設鎮軍一支。

種世衡率領的種家軍。

騰格裡沙漠以東、地斤澤(午臘藕山)以西、順化渡以南、靜州以北,設為一路,名為興慶路。

設府城一座,位於興州,取名興慶府。

州、縣衙門若干。

設鎮軍兩支,兩支禁軍。

鎮國、興國兩支禁軍。

之所以在興慶府內放置了兩支禁軍,是因為西夏大部分的百姓都盤踞在興慶府一代。

為了避免叛亂,所以派遣了重兵坐鎮。

午臘藕山、順化渡以北,設為一路,名為鎮北路。

設府城一座,位於丌刺海城,取名鎮北府。

無州、縣衙門,鎮北路境內的一切,皆以軍法軍紀約束。

設鎮軍一支,一支禁軍。

王凱率領的鎮北軍。

巴丹吉林沙漠,以及巴丹吉林沙漠以北的疆土,設為一路,名為鎮西路。

設府城一座,位於索果諾爾湖旁,取名鎮西府。

依舊無州、縣衙門,一切皆由軍法軍紀約束。

設鎮軍一支,一支禁軍。

已經更名為鎮燕軍的鎮戈軍。

由郭易和原鎮戈軍主將一同掌管。

剩餘接壤河西的地方,被一同劃撥到了河西治下。

西夏被分割完了以後,滿朝文武就遼國割讓給大宋的五個州開始商議。

最終將遼國割讓的涿州等地,一同劃撥到了真定路下。

將朔州、寰州二州歸入到了河東路治下。

將瀛州、莫州二州歸入到了河北東路治下。

疆土的問題分割完了以後,滿朝文武又湊在一起商討了一下派遣官員的問題。

大宋一下子多了許多疆土,自然需要許多官員治理。

橫山路和西平路,已經不是大宋邊陲了,所以需要從軍管,迴歸到正常的治理狀態。

兩路上的知府、知州、轉運使、常平使等職位,都需要朝廷指派。

經過了一輪又一輪商議,一直到了傍晚,才將兩路上的重要職位,商量妥當。

散朝以後,滿朝文武各自回了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