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再往外,是校場。
校場上,十五萬兵馬聳立。
種世衡和劉亨到了以後,亮出了令箭,十五萬兵馬齊齊施禮。
“開拔!”
隨著二人一聲令下,十五萬兵馬浩浩蕩蕩的動身,離開了夏州。
之所以是十五萬,而不是二十萬,是因為種世衡麾下的種家軍,已經站在了他們預定的戰場的邊緣。
種世衡之所以趕到夏州,是因為十五萬兵馬中,有五萬兵馬歸他統領。
此外,還有汴京城外瑞安鎮器械作坊送來的一些火器,需要種世衡親自簽收。
二人率領著十五萬兵馬,會出夏州,過鹽州,抵達靈州,掃清靈州附近的青銅峽、順州、靜州等地,為此後的大軍兵圍興慶府做準備。
種世衡和劉亨走後,寇季也沒有在夏州停留,他率領著麾下的兵馬,押送著火器,過七里平、安慶澤、大橫水、子河儀,繞過了半個地斤澤,往午臘藕山所在的地方趕去。
趙禎率領著剩餘的兵馬,繼續留守在夏州城。
所有的兵馬中,寇季率領的兵馬要行的路是最長的。
午臘藕山,在西夏最東頭,寇季需要繞一個圓弧形,行千里路,才能抵達。
寇季之所以率領著兵馬趕去午臘藕山,就是為了去幫王凱部掃清殘餘,順便將火器送到他們手裡。
王凱部攻伐的地方,應該算得上是此次所有兵馬中,繞路最長,任務最艱難地方。
寇季和趙禎劃撥給王凱和朱能二人的兵馬,早在一個月以前就已經上路了,如今已經抵達了二人麾下,開始幫著二人作戰。
王凱初次領十五萬兵馬作戰,寇季害怕王凱出什麼意外,所以選擇去跟隨在王凱部身後。
寇季出了夏州城不過數日,就有人將捷報送到了寇季手裡。
河西的朱能,此前已經拿下了西夏在河西附近的馬騣山、合羅川等地,掃清了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的所有西夏疆土,朝廷的兵馬到了以後,朱能兵分兩路,一路去攻打石羊河等地的西夏疆土,一路趕去了納林河邊上,攻打西夏派遣在納林河畔駐守的黑水鎮燕軍司。
如今石羊河一代的西夏疆土,已經盡數被朱能分派的兵馬攻克。
寇季一路往午臘藕山走,得到的捷報就越多。
先是朱能攻克了黑水鎮燕軍司,隨後是種世衡大破青銅峽,然後是王凱部攻克五原,兵逼西夏黑山威福軍司的訊息。
等寇季率領著人手趕到午臘藕山的時候。
朱能部已經率軍打到了西夏的白馬強鎮軍司,佔據了西夏的另一塊產鹽地。
種世衡和劉亨二人,先後拿下了靜州和順州,屯兵在兩州邊陲,靜等其他兩支兵馬匯合,一同攻入到興慶府。
可以說,大宋大兵壓境,以最強硬的姿態在西夏境內攻城掠地,勢如破竹,西夏根本沒有多少還手之力。
當然了,並不是說西夏弱的不堪一擊。
而是許多地方,李德明已經主動放棄了,讓給了大宋佔領。
他將西夏境內的大部分強兵撤回了興慶府和懷州,準備在興慶府跟大宋殊死一搏。
沒有了強兵坐鎮的地方,自然不是大宋兵馬的對手。
寇季從滿山紅葉的時候離開夏州城,到滿山紅葉落盡的時候,才追趕著王凱的腳步,抵達了黑山威福軍司。
只是等寇季到了以後,才知道,王凱留下了一小部分兵馬坐鎮黑山威福軍司,自己率領著剩餘的人馬,沿著黃河一路南下,去攻打順化渡了。
黑山威福軍司的大部分精銳被李德明撤走,所以王凱攻打黑山威福軍司的時候,其實沒花多少力氣。
但順化渡不同。
順化渡是一處軍事要地。
是從黑山威福軍司南下興慶府必經的要道。
在渡口旁,有一座龐大的軍事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