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府其他幾個小子也聽他的,跟著他瞎胡鬧。
縱然是他這個長輩,在潘府裡下達命令,也沒有潘夙這小子管用。
潘夙聽了潘承裕一席話以後,窩在府裡沒出去。
但是其他人卻快速的動了起來。
石元孫、潘夙都動了走最後一條路的心思。
但是其他人卻沒有這個魄力,也不願意拿一府的性命去賭。
有人暗中求到了曹府。
也有人在瑞安鎮上,巧遇了寇季。
瑞安鎮上的人都知道,寇季喜歡吃麻油圈,每天早晨都會到曹婆婆店,吃一碗餛飩,啃兩個麻油圈。
宋人喜歡用麻油煎炸各種吃食。
麻油圈便是其中之一。
酷似油條,卻跟油條不同。
味道也南轅北轍。
可即便如此,寇季還是能從麻油圈上,吃出油條的味道來。
寇季倒是能教授曹婆婆做出真正的油條,但是他卻沒有這麼做。
因為麻油圈不僅能讓他想起後世,也能讓他認清現在。
麻油圈能提醒他,他是一個從後世而來的人。
麻油圈也能提醒他,他現在身處宋朝。
兩種滋味,一起品嚐,別有幾分味道。
寇季很喜歡這種味道,所以經常光顧曹婆婆店。
當然了,瑞安鎮上的人,並不知道寇季去光顧曹婆婆店,是因為麻油圈。
他們只當寇季是在照顧曹婆婆的生意。
宋朝油產豐富,但一般人家也不敢奢侈的用麻油煎炸面圈。
大部分的百姓只會在拌飯的時候,給裡面滴一兩滴麻油提味,根本不敢用麻油煎炸面圈。
能用麻油煎炸食物的,只有富戶和那些達官貴人。
所以麻油煎炸出的食物,價格自然會相對的高一些,一般人享用不起,也捨不得享用。
所以曹婆婆店裡的生意,很一般。
百姓們之所以覺得寇季是去照顧曹婆婆生意的,那是因為曹婆婆的獨孫,此前是文昌學館的學生,跟著寇季去了一趟西北,葬身在了西北。
人是跟著寇季去的,死在了外面,寇季自然會覺得愧疚,照顧一下曹婆婆的生意。
寇季一如往常,入了曹婆婆的店,找了個靠著角落的位置坐下。
剛坐下沒多久,曹婆婆就端著一碗餛飩和兩個麻油圈出現在了寇季面前。
曹婆婆其實年齡不大,僅有五旬,只是出身貧寒,為了謀生,為了供孫兒讀書,常年操勞,所以看著有些顯老。
寇季瞧著曹婆婆,嘆了一口氣,道:“你現在不愁吃,不愁穿的,為何還要在面前操勞?”
曹婆婆笑了笑,沒有說話。
回身繼續去忙她的了。
寇季這話說了不是一次兩次了。
剛開始的時候,曹婆婆還向寇季解釋,可到了最後,寇季說的多了,曹婆婆也就懶得解釋。
寇季見曹婆婆不搭理他,也就沒有多言,繼續自顧自的吃東西。
吃了沒兩口,一個人出現,坐在他的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