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將劉伯敘交給向家小妹沒多久,向家小妹就逗笑了劉伯敘。
隨後,向家小妹就帶著劉伯敘去找寇天賜,沒過多久以後,一處小花園裡,就響起了爽朗的笑聲。
寇季聽到了那爽朗的笑聲以後,心裡了放鬆了不少。
“在府上待久了,也該去瑞聖園內看看了……”
由於不是上朝,寇季也沒有換上官服,直接穿著一身便衣,就到了瑞聖園。
到了門口,亮了一下腰牌,侍衛們趕忙讓開了道路,讓寇季進了園子。
一進園子,寇季就愣住了。
往日裡冷冷清清的瑞聖園,如今變得十分熱鬧。
有讀書聲,也有吵鬧聲。
還有人影不斷的在園林中間穿行。
更重要的是,寇季看到了一些大儒,拉著維護園林的宦官,在縱情高歌。
要知道,在大宋朝,除了極個別重要位置上的宦官以外,大部分的宦官是被人看不起的。
朝中文臣們,對宦官的鄙夷,更是不加以掩飾。
大儒們平日裡都不屑於跟宦官們說話,更別提拉著宦官們縱情高歌。
或許,搞學術的人,會純粹一些?
寇季懷著此心思,繞過了那些縱情高歌的大儒和宦官,往吵鬧聲傳來的地方走去。
臨近了吵鬧聲傳來的地方的時候,寇季斷斷續續的聽清楚了一些對話。
是兩個著作音韻書籍的官員。
為了一個字的字義在吵鬧。
他們吵的是一個‘大’字。
在‘大’字的原義上,二人並沒有什麼分歧。
分歧在‘大’字的地域意思上。
其中一個官員認為‘大’字在秦川一些地方,是一種對長輩的稱呼,意思同父、爹,編書的時候,應該將其寫在書中。
另一個官員以為,他們著作的音韻書籍,以後要在全國通行,而不是在秦川一地,所以類似的方言,不應該出現在書中。
兩人就此吵鬧不休。
已經吵了五日。
寇季很早以前就知道,古人在著書方面十分嚴謹。
但他沒料到,古人會嚴謹到近乎偏執的地步。
對此,寇季非但沒有覺得有什麼錯處,反而十分欣慰。
音韻書籍,是字典的雛形。
是以後千秋百代讀書人的必讀之物。
確實應該嚴謹。
寇季出現在二人面前的時候,二人已經吵的面紅耳赤。
見到了寇季,二人趕忙施禮。
“下官見過寇龍圖。”
寇季對二人笑著點頭道:“不必多禮……”
其中一人對寇季再次一禮,道:“下官二人粗鄙,讓寇龍圖看笑話了。”
寇季緩緩搖頭,笑道:“我們現在做的是福澤萬民的事情,自然不能出一點差錯。我們現在吵的面紅耳赤不要緊,只要能填補差錯,一切都值得。若是我們因為疏忽,或者不願意計較,將一點點小差錯流露出去,被人指正出來,到時候別人笑的可就是我們所有人。”
“寇龍圖教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