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打不打三大部族,只是一件小事。
寇季也就隨口一說,呂夷簡三人居然能將此事當成一件大事議論一下,寇季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在呂夷簡三人稱讚過了趙禎以後,寇季緩緩開口,“大理使節應該很快要趕到汴京城跟我們交涉建昌府事情了。
能不能將建昌府納入到我大宋的版圖當中,就看此次交涉的結果了。”
王曾鄭重的道:“我們自然不會鬆口,就怕大理郡王不會答應此事,還要派兵跟我大宋酣戰一場。”
寇季微微眯起眼道:“大理郡王還沒有那個膽子。”
呂夷簡問道:“他要真有那個膽子呢?”
寇季冷聲道:“那我大宋就有必要再派遣五萬禁軍過去,讓他們知道知道,什麼是天朝上邦。”
“十萬禁軍,能拿下整個大理?”
王曾疑問。
寇季道:“綽綽有餘。”
王曾緩緩點頭,不再多言。
只要寇季能保證十萬兵馬可以拿下大理就行。
他怕十萬兵馬拿不下大理,反而在大理栽一個跟頭。
當年趙光義攻打交趾的時候,就是這般。
時任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寶聽聞交趾內亂,奏請趙光義趁機平定交趾,趙光義聽信了侯仁寶的話,派遣了侯仁寶為帥,率領了十萬大軍去攻打交趾。
最終栽了一個大跟頭。
侯仁寶被斬,十萬大軍有半數就葬送在了交趾。
有此先例,王曾自然有必要問清楚。
“既然我大宋不需要擔心大理跟我們針鋒相對,那面對大理使節的時候,我們就不需要做出任何讓步。”
呂夷簡環視著眾人道。
王曾和張知白贊同的點點頭。
趙禎沉吟了一下道:“此事就交給張愛卿和鴻臚寺的人一起交涉。”
事關疆土的問題,所以必須派遣一位重臣參與進去。
張知白聽到了趙禎的話以後,應允了一聲。
商定好此事以後。
幾個人就沒有再關注此事。
過了一些日子,大理的使節到了汴京城。
張知白帶著鴻臚寺的人,跟大理使節楊允賢交涉了足足十日。
大宋執意要大理割讓建昌府,大理情願多賠償一些錢財,也不願意割讓建昌府。
雙方就此扯皮了數日。
最終大理使節楊允賢敗下了陣。
張知白知道大宋有那個實力一舉征服大理,所以有恃無恐,寸步不讓。
楊允賢沒辦法像是張知白一樣有恃無恐、寸步不讓。
種世衡率領著五萬悍卒在建昌府內虎視眈眈的,隨時都能對大理的會川府、東川府、善巨郡發起進攻。
大理上上下下為坐臥不寧。
大理又沒有跟大宋一教高下的勇氣。
為了儘早平息此事,楊允賢只能做出讓步。
楊允賢最終答應了將此事奏報給大理郡王段素真,由大理郡王段素真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