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卿和應天府知府宋綬,舉才有功,賜錢十萬。”
王曾拱手道:“多謝官家賞賜。”
趙禎又道:“高義在此次鬼谷口一戰中,受傷不輕。等他回朝以後,授他陝西府鎮府將軍,讓他好好的待在地方養幾年。”
呂夷簡、寇季齊齊應允了一聲。
“喏……”
高義是禁軍所屬,調遣到地方上擔任武官,就需要樞密院和內廷一起般。
趙禎獨斷了此事,沒給呂夷簡和寇季商量的機會,所以他們二人只能應允。
張知白在趙禎話音落地以後,沉聲道:“西州回鶻可汗,真是一個蠢貨。我大宋幾乎拼光了一萬將士的性命,為他爭取了逃脫的時間。
他居然沒有直接逃往我大宋,而是在逃亡的半途,停留在了伊州,準備再做一搏。”
呂夷簡冷哼道:“他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卻白費了我大宋近一萬將士的苦功和性命。”
趙禎皺起了眉頭,沒有言語。
寇季沉聲道:“他好歹是一方之主,在沒有徹底被打敗之前,肯定不會心甘情願的做亡國奴。他在逃亡半途,留在伊州,準備再做最後一搏,可以理解。
但我大近一萬將士付出了血的代價,為他爭取了逃亡的時機,他卻不好好珍惜,那他就有必要給我大宋一個交代。”
趙禎盯著寇季,問道:“你準備怎麼做?”
寇季直言道:“我隨後會下令給種世衡,讓他率領五萬鎮西軍,去伊州問一問西州回鶻可汗。”
呂夷簡皺起了眉頭,道:“此舉會不會有些危險?若是種世衡率領著鎮西軍到達了伊州,遼兵又剛好殺到了伊州城下呢?”
寇季分析道:“西州回鶻可汗,既然要在伊州做最後一搏,那麼他一定會在遼兵必經的納職和益都部署兵力。
西州回鶻的兵馬能低於黑汗王朝百萬兵馬數十年,還是有些能力的。
納職和益都是黑汗王玉素甫送給遼國的。
所以攻打納職和益都的兵馬,應該都是遼國的兵馬。
西州回鶻兵馬肯定沒那個實力擊潰遼國的兵馬,但是擋住遼兵十天半個月,還是可以的。
種世衡率領著鎮西軍去一趟伊州,可花不了這麼長時間。”
呂夷簡沉聲道:“可我們將訊息傳給種世衡,也需要不少時間。”
寇季皺眉道:“河西的官道已經修通。從汴京城出發,用八百里加急,晝夜不歇的話,最短應該是五日。剩下五日時間,種世衡率軍輕車簡從的趕去伊州的話,應該能往返一趟。”
王曾追問道:“萬一種世衡在伊州遇到了遼兵呢?”
寇季沉吟道:“那也不用怕。遼國派遣到西州回鶻的兵馬有二十萬。在拿下西州回鶻的過程中,應該損傷了不少。再分派一些守衛他們攻克下的西州回鶻的城池。能派遣到伊州戰場上的兵馬,應該不會超過六萬。
五萬鎮西軍,對陣六萬遼兵,可站而勝之。”
呂夷簡和王曾聞言,皆皺著眉頭。
寇季見此,又補充了一句,“鎮西軍已經有一半的將士,更換上了火器。”
呂夷簡和王曾一愣,對視了一眼,盯著寇季追問。
“可配備有火炮?”
寇季點頭道:“各軍中的火炮是最先配備齊全的,鎮西軍也是如此。鎮西軍有炮兵三千,其中一千人掌將軍炮,每五人掌一門將軍炮;兩千人掌震天炮,十人一門震天炮。
其中每一門將軍炮,還配備了輔兵十人。
眼下禁軍當中,只有掌將軍炮的炮兵,配備著輔兵。”
寇季口中的將軍炮,便是經過了進一步最佳化的紅夷炮,震天炮是沒良心炮。
趙禎在見識了火炮威力以後,果斷給兩種火炮賜予了新的名字。
所以軍中火炮,如今改用了新名。
紅夷炮雖然為了方便運輸,加裝了輪子,可紅夷炮十分沉重,運輸起來還是多有不便,所以寇季在設立炮兵的時候,特地給他們配備了輔兵。
呂夷簡和王曾不關心火炮的運輸問題,也不關心火炮的名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