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遼國的話,損失會很大。
有可能會落敗。
若是等我們拿下了青塘和黑汗王朝,在集中兵力反攻遼國的話。
我們可以派遣更多的兵馬反攻遼國。
到時候損失會變小。
收復燕雲如同探囊取物。”
呂夷簡聽到了寇季這話,沉聲道:“你的想法老夫贊成,可是官家不該離開汴京城,更不該去兵家險地。”
寇季盯著呂夷簡道:“官家趕往真定府,也是為了激勵士氣。你是監過軍,上過戰場的人,你應該明白。多將士們而言,多一些士氣,就會多一些取勝的把握。
我大宋此次兩面對敵,任何一方都不能落敗。
所以,能做爭取一些士氣,就必須多爭取一些。”
呂夷簡聞言,陷入到了沉默中。
王曾咬牙道:“官家不能去。東北方大局無人主持,老夫可以去請人。”
寇季聞言,微微皺起了眉頭,“王公是想去文昌學館,請曹公出山?”
王曾毫不猶豫的點頭道:“曹瑋入伍期間,戰功赫赫。多次主持我大宋對外的戰局。請他出面去東北方主持大局,應該可保萬無一失。
如此一來,官家就不需要去真定府坐鎮了。”
寇季眉頭緊皺。
李昭亮亦是如此。
李昭亮盯著王曾道:“曹世叔征戰多年,身上明暗傷無數。早在我大宋派兵去征討朔州等地的時候,他就已經露出了疲態。
如今過去了這些年,曹世叔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如今全憑一口氣吊著。
他出汴京城,必死無疑。”
呂夷簡沉聲道:“為官家而死,死得其所。”
李昭亮有些惱了,“我怕他到不了真定府,就會死在路上。難道三位要讓他效仿折惟忠,以屍骸鎮邊陲嗎?
我大宋難道沒人了?非要逼著一個將死之人去送死?
我大宋難道沒人了?非要讓一個忠良流乾了血以後,還要將屍骸獻出去?”
呂夷簡聽到此話,臉色難看的閉上嘴。
趙禎敲了敲桌子,道:“夠了,朕意已決。親自前往真定府坐鎮,你們無需再勸,也無需再論。”
“官家?!”
呂夷簡三人沉聲叫道。
趙禎皺著眉頭,沉聲道:“三位愛卿,勞苦功高,朕心裡敬著三位。所以很少給三位臉色看。但並不代表朕不會給三位臉色看。
三位愛卿不要逼著朕給你們臉色看。
折惟忠為我大宋,以屍骸鎮邊陲,被引為一段佳話,在民間廣為傳頌。
朕卻覺得這是恥辱。
朕還活著,就不該讓忠良拿屍骨去幫朕守江山。
此類的事情,發生一次,朕已經覺得愧對忠良。
要是在發生一次,朕一輩子也不會安心。”
說到此處,趙禎緩緩起身,“就算我大宋需要用屍骸去鎮邊陲,那也應該用朕的,而不是忠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