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氣的喘著粗氣,剛要反駁,就聽寇季繼續道:“江山是刀兵拼出來的,也得用刀兵去守。文臣坐大,壓抑武臣,跟自廢手腳沒區別。
更關鍵的是,文臣不善於應對外敵,卻善於欺負百姓。
百姓們造反,一定會被文臣春風化雨,處理的乾乾淨淨。
此前我大宋一禁三輔,全部坐鎮在我大宋境內,鎮壓的就是百姓。
所以哪怕我大宋立國到如今,發生了幾十次造反的事情。
我大宋江山依然屹立不倒。
民間造反推翻朝廷的事情,被你們降到了最低。
可是外人踏足我中原的事情,卻被你們拔到了最高。”
李迪聽到此處,臉色十分難看,但他卻沒有開口,因為他看到了寇季還有話要說。
寇季在李迪注視下,唏噓的道:“民間百姓推翻了朝廷,再立新朝不可怕。可怕的是別人率領著重兵,踐踏我中原大地。
毀我宗祠,燒我祖廟。
將我中原的百姓當成奴隸奴役。
當成羔羊啃食。
兩腳羊,李公應該知道出自於何處。
我們身為人臣,自然要幫皇室守住花花江山。
我們身為炎黃子孫,更應該守住祖宗留下的這片土地。
這肉,是祖宗們留下的,是我們的祖地,所以即便是讓它爛在鍋裡,也不能讓外人吃了。”
李迪咬牙道:“我文臣可革新弊政!重振江山!”
寇季失笑道:“這話,李公你自己信嗎?文臣主政,獲益最大的便是文臣。自己就是最大的弊政,你們能自己要了自己的命?
你李公高義,為了大義,可以捨棄一切。
可朝野上下能有幾個人,有你李公這般大義的?
你李公、張公,王公勉強也算一個。
還有嗎?
你在汴京城的時候,只不過是動了一下那些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的虛職,便被口誅筆伐,險些喪命。
而我和官家,提起了刀槍,大開殺戒,幾乎殺乾淨了皇親國戚。
你再看,誰能傷我性命?
誰又敢傷我性命?
所以,任何時候,刀槍都不能丟,更不能自廢武功。”
寇季攤開手道:“文臣比武臣更有腦子,更有手段。所以武臣該坐大一點,才能維持文武平衡。”
李迪惡狠狠的瞪了寇季一眼,道:“幾年不見,你小子嘴皮子越發利索了。老夫說不過你,不說此事了。速速帶老夫入關,老夫趕了幾天的路,沒吃好沒睡好。
你速速將好吃的好喝的送上來。”
寇季哈哈一笑,“李公不再反駁,可是贊同了我的想法。”
“滾!”
李迪破口罵道:“下次你再敢說如此誅心之語,老夫一定上奏朝廷,參奏與你。”
寇季沒有理會李迪的謾罵,反而笑著將李迪迎進了陽關。
李迪其實有很多可以反駁寇季的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