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覺得我們很識趣,所以會對我們很大方。
宋人可沒辦法適應青塘西南的氣候。
所以青塘西南一大片土地,最終還是要交給別人治理。
我們現在表現的識趣一些,也許他們一高興,就將青塘西南大部分土地賞賜給我們。”
“那倒也是……就怕他們反悔……”
克魯伊遲疑著說。
元山翻了個白眼,淡淡的道:“你別忘了我元山部是怎麼來的。我之所以選擇幫宋國,而非青塘,就是因為宋國足夠大方。
角廝羅只能給我一些金銀珠寶。
而宋國皇帝陛下,他一揮手,能給我西域一國。”
元山此話一出,克魯伊不再遲疑。
元山說的不錯,宋國皇帝確實大方。
元山幫著宋國對付黃頭回紇,宋國就幫元山打下了西域一國。
可見跟著宋國混,好處很大。
識趣的話,好處有可能更大。
二人低聲說完了小話,克魯伊對狄青朗聲道:“我也沒有問題……”
三人中間隔了足足三十丈。
所以元山和克魯伊說小話,狄青根本聽不到。
但他見二人在那兒嘀嘀咕咕的,大致也能猜測到他們在討論。
如今克魯伊開口,那就說明他們討論出了結果。
二人沒有現在就討要好處,狄青也就懶得在利益問題上跟他們繼續討論下去。
他們的功勞報到了寇季和趙禎手裡,寇季和趙禎會如何處理,不是他狄青可以干涉的,也不是他能插手的。
“既然如此,那二位速速率領著兵馬做出攻城的姿態……在二位攻城期間,我們會陸續將百姓撤出陽關……等陽關內的百姓全部撤出來以後,就是二位攻破陽關的時候……”
等到二人領兵入關以後,如何埋伏遼兵,不需要狄青再多說。
他們各自心裡都清楚,都知道該怎麼做。
遼國祥隱蕭匹敵,想破頭也不會想到此次安子羅率領的兵馬幾乎全部背叛了青塘。
所以在他們入關以後,只需要埋伏好人手,然後大開城門,用最歡樂的姿態,請蕭匹敵入甕就行。
雙方商量妥當以後。
狄青拱了拱手,率領著兵馬,帶著那些被救下的宋國百姓,一起入了陽關。
陽關西。
蕭匹敵在聽到了陽關東傳來了廝殺聲以後,立馬集結了兵馬,衝到了陽關城下,準備配合青塘兵作戰。
只是才佯攻了一場,陽關東的廝殺聲就停止了。
蕭匹敵立馬下令遼兵退出了戰場。
此次攻打陽關的戰事,遼兵只是輔助。
所以蕭匹敵根本沒想過出死力。
青塘兵打陽關,他便跟著打,青塘兵不打,他便不打。
他可以幫青塘牽制陽關的兵力,但絕對不會拼上所有遼兵的性命去幫青塘。
蕭匹敵率領著遼兵退了沒多久以後,陽關東再次響起了喊殺聲。
蕭匹敵二話不說,率領著遼兵再次攻城。
他沒料到,此一攻,就是兩天兩夜,幾乎沒有停歇。
陽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