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他們在擺,幾乎真定府內心念燕雲的人,都在擺。
從真定府到汴京城,‘燕雲歸宋’四個字,就像是燎原之火,點燃了所有人。
訊息傳到了汴京城時候。
呂夷簡、張知白二人正輔佐著壽王趙潤在聽政。
垂拱殿內。
百官們就趙禎拋下了汴京城半年有餘的事情,發表者自己的見解。
幾乎九成九的人都在表達自己的不滿。
有些剛硬的人,直言趙禎在胡鬧。
“官家丟下了朝堂上的政務,趕去燕雲,一待就是半年。如今朝堂上的諸多政務,因為沒有官家裁定,陷入僵局。
一十萬火急的政事,送到幽州城,再送回來,黃花菜都涼了。”
“對,必須奏請官家回京!”
“官家不回京,我們就只能罷朝了。”
“……”
朝臣們越吵越兇,大有一副趙禎不還朝,他們就要鬧大事的架勢。
趙潤坐在上首,呆呆的看著朝臣們,沒有發飆任何見解。
朝臣們吵吵鬧鬧的局面,從趙禎離京以後就開始了。
趙潤都聽累了。
朝臣們卻沒吵累。
趙潤覺得,朝堂上這群傢伙們,就是欺軟怕硬。
他父皇在的時候,朝臣們別說是吵架了,屁都不敢多放一個。
趙禎讓他們做什麼,他就做什麼,嘴都不敢還一個。
趙禎不在,他們倒是厲害了起來。
一個個整天覺得這也不對,那也不對的,橫挑鼻子豎挑眼。
趙潤覺得,朝臣們如今的行為,用寇天賜的一句形容十分妥帖。
‘一個個都是給慣的,打一頓就好了。’
可惜,趙潤如今在朝堂上就是個吉祥物。
他可以開口,但是沒人聽。
趙禎雖然下令讓他監國,可沒給任何權力。
所以朝臣們沒人聽他的。
除非他頭頂上有皇太子的頭銜。
皇太子也屬於君。
次皇帝一等,但是卻凌駕於所有人之上。
即便是其他皇子見了皇太子,也得自稱一聲臣。
趙潤沒辦法搭理朝臣們,也懶得搭理朝臣。
呂夷簡和張知白卻不得不搭理。
因為朝臣們鬧了大半年了,已經忍到了極限了,他們有罷朝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