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幾大勢力正在遼國境攻城掠地,吞噬其他各小勢力,不斷的壯大自己。
在不斷吞噬的過程中,幾大勢力的頭人也結成了短暫的同盟。
他們號稱新契丹九族。
對外宣稱要取代舊的契丹八族,成為遼國新貴。
其中最厲害的五個勢力。
分別是位居於上京道的烏烈部、盤踞在京南道的阿顏部、流竄在沿海地區的女真部、遊蕩在遼國西北路東段的拓跋部,以及以神的名義蠱惑著遼國百姓一起作亂的長生教。
五大勢力中,最強的便是烏烈部。
烏烈部以前是契丹八族之下,最強的部族之一。
遼國的精銳兵馬葬送在了燕雲十六州以後,烏烈部族長瞅準了時機,順勢帶著烏烈部的勇士們造反,先後洗劫了上京城西北境十三座城池,掠奪了大批的金銀財寶和牛羊馬匹。
又在遼國內亂期間,順勢吞併了十數個小部族。
部族的實力一躍翻了十幾個檔次。
如今烏烈部的勇士,以及超過了三十萬之數。
最重要的就是,烏烈部是所有作亂的勢力中,第一個建立起正規兵馬的勢力。
名字叫烏烈鐵騎。
人數有六萬。
比大宋鐵騎稍微遜色一些,但遠強於其他的兇徒。
如今烏烈部仗著烏烈鐵騎,在遼國境內橫行無忌。
此前擊潰了耶律宗真派遣的官軍,名聲大噪。
如今以新契丹九族中的帝族自居。
阿顏部是一個由九個小部族共同組成了大部族,九個部族的勇士加起來,足有十五萬之術。
阿顏部的人不知道從哪兒翻出了昔日遼國鐵林軍殘缺的軍備,勉強拼湊出了一支似是而非的重甲騎。
人數在三百左右。
戰鬥力還不弱。
雖然比不上烏烈部,但是欺負其他小部族沒什麼問題。
更重要的是,阿顏部一個部族頭人,是烏烈部部族頭人的岳父,由他從中說和,阿顏部和烏烈部是最先結盟的。
隨後的新契丹九族,也是他們兩部共同牽頭組建的。
相比起來,女真部就弱了一些。
若不是女真部的頭人,吸納了一些生女真,生女真戰鬥力強橫,不畏生死,打了幾場關鍵性的勝仗,打出了一點威風,女真部未必能脫穎而出,成為新的契丹九族之一。
拓跋部就有些特殊。
他們是從興慶府等地殺出去的罪囚建立的。
興慶府等地的罪囚在殺出了興慶府等地以後,一些人在砍了遼人腦袋以後,拿著遼人腦袋果斷的回到了興慶府等地。
在趙禎下了召回的命令以後。
大部分的罪囚也相繼回到了興慶府等地。
但仍舊有一部分人選擇了脫離大宋,留在遼地,自己稱王稱霸。
拓跋部就因此應運而生。
如今拓跋部應該算是新契丹九族中人數最多的部族。
但實力遠不如烏烈部,底蘊遠不如阿顏部。
雖說拓跋部是最早在遼國境內作亂的,也是劫掠遼國地方最多的部族。
可他們最初劫掠的金銀錢財、牛羊馬匹,都被那些返回興慶府等地的罪囚們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