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口氣將文彥博提拔到正四品的話,文家為了鞏固文彥博的地位,應該會出一些血。”
寇季思量到了此處,不再猶豫,他提筆揮毫,寫了一封長長的奏疏,將遼國京東道改為渤海府,將自己推舉蘇洵為渤海府知府的訊息,一併告知給了趙禎。
同時,寇季還提議朝廷將遼國京南道改為琅邪府,並且推舉了文彥博出任琅邪府知府。
此外,寇季還提議朝廷將遼國的西南路、西北路正式的劃入到大宋,並且推行府制。
猶豫遼國的西北路十分龐大、幾乎相當於大宋的三府之地。
所以寇季建議朝廷可以將遼國西北路劃分成兩個府管轄。
遼國西北路西頭,朝廷如何管轄,寇季不管。
遼國西北路東頭,緊挨著上京道和京南道的這一塊地方,寇季建議設立為古蒙府,並且推舉了王曾此前看重的張方平出任知府。
張方平此人,也算是歷史上的一位名臣。
但寇季瞭解的不多。
此前王曾推舉此人去西州回鶻境內給黑汗國和遼國聯軍使絆子的時候,張方平辦的不錯,所以被破格升任為宋州知州。
如今寇季需要人治理遼土,就突然想起了此人。
此人雖然名氣不顯,出身也一般。
但是能做事,無論上面交給他多重的任務,他都能想方設法的去完成。
如今的遼土上,就缺這樣的人才。
寇季寫完了一切以後,就吩咐人快馬加鞭的送往了汴京城。
汴京城內會不會依照他奏疏裡提到的安排,那寇季就不能保證了。
畢竟,他一個樞密使,破格提拔了蘇洵為渤海府知府,已經算是越權了。
若是再將改制後的琅邪府知府和古蒙府知府一併給安排了,那就不是越權了。
那就是篡權、專權。
性質完全不同。
寇季寫完了奏疏以後,就離開了正堂,帶著人出去安置俘虜。
炭山等地,經過了兇徒、阿顏部,以及大宋兵馬的清理,幾乎可以說是沒人了。
幾乎所有城池都是空的。
一些村鎮也是空的。
還有無數散落在各處的孤零零的帳篷。
正是因為沒人了,所以寇季安置起俘虜也容易。
他只需要依照人數,將俘虜們分散安置,然後再派遣人出任管理人員即刻。
由於遼地如今都是禁軍將士,寇季不想將禁軍將士捆綁在一地,所以寇季派遣出去的管理人員,幾乎都是從燕雲十六州抽調的。
此外還有一些在軍中犯了錯誤,需要被開革軍籍的將士,以及一些受傷的將士。
雖說禁軍出了長城以後,勢如破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幾乎沒有敵人是他們一合之敵。
但還是有受傷的將士出現。
一些是押送糧草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受傷的。
一些是被自己人誤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