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沒看到冊封他們的詔書,他們心裡仍舊充滿了不安和懷疑。
他們生怕趙禎一個不高興,他們的王爵就沒了。
他們跟其他朝功高蓋主的武將不同,其他朝功高蓋主的武將,基本上都有跟皇帝扳一扳手腕的實力。
可是他們沒有。
因為他們頭頂上除了有個皇帝外,還有一個比較逆天的寇季。
有寇季鎮著,他們根本沒辦法跟皇帝扳手腕。
所以趙禎如果不想賜給他們王爵了,並且徵得了寇季的同意,那就可以不賜給他們王爵。
他們除了打碎牙往肚裡咽以外,什麼也做不了。
如今,趙禎隔著千里之遙,將王爵的儀仗送到了他們手裡,等於給他們吃了一個定心丸。
他們自然激動不已。
高處恭之所以神色複雜,其一是因為趙禎要將王爵安放在他小兒子頭上,其二是因為王爵得的太容易,他心中忍不住生出了複雜的滋味。
趙禎將王爵安放在了他小兒子頭上,他其他的幾個兒子必然不會答應。
到時候,高家內部恐怕要鬧。
等他死了以後,幾個兒子恐怕會為了爭奪王位鬧成一團。
什麼兄弟和睦之類的話,在一個擁有獨立封地的王位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高處恭餘生唯一需要做,也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小兒子坐穩王位。
他小兒子若是坐不穩王位的話,等他死後不久,兄弟幾個恐怕就會殺成一團。
此外,高處恭確實覺得王位得的太容易。
他爹號稱大宋開國第一功臣。
為大宋流過的血比他多了不知道多少倍,為大宋立過的功勞亦是如此。
可即便如此,他爹活著的時候都沒能封王。
死了以後才被追贈了一個渤海郡王。
他打了半輩子仗,前幾十年,打了不知道多少惡仗,身上不知道受了多少傷,流了多少血。
可他連一個一等公爵都沒能混上。
後半輩子,跟著寇季去西夏晃盪了一圈,又跟著趙禎、寇季,在遼地晃盪了一圈。
除了在抵禦兇徒們的時候,出了一些死力。
其他時候幾乎是全程在划水。
打燕雲的時候,執掌兵馬的是曹瑋,操心的是曹瑋。
打遼地的時候,指掌兵馬的是寇季,操心的是寇季。
打高麗的時候,指掌兵馬的是種世衡,操心的也是種世衡。
他全程都沒有指揮過大軍,也沒有衝到陣前去撕殺,除了在上京城外過冬的時候受了一些凍傷以外,其他什麼傷也沒有受過。
都沒流血,王爵就到手了。
太容易了。
高處恭唯一的感觸就是生不逢時。
他爹若是能遇上趙禎這麼個心懷寬廣的官家。
那高家世襲的王爵早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