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925章 大宋稅法該怎麼改?(今晚依舊一更,8月9號補……)

寇季有信心在大宋商律和稅律完善以後,使大宋的商稅成倍數翻滾,所以他才敢在趙禎面前打包票說,穩賺不賠。

大宋是封建王朝中少有的商業發達的王朝。

大宋也是封建王朝中,少有的扶持商業的王朝。

像是大宋的瓷器和絲綢等出口業,就是大宋重點扶持的商業。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宋擁有著較好的商業生存土壤。

在大宋現有的商業中,所能產生的稅收達千萬貫。

等以後大宋商業規模不斷擴大,不斷延伸,不斷向四周開始擴張以後,所產生的稅收會更多。

所以,趙禎現在投資那點錢不算什麼。

趙禎其實不懂商業,甚至大宋絕大多數官員都不懂商業。

別看他們各自府上都有龐大的生意。

那是他們家裡人在經營,又或者是族人在經營,他們要麼醉心政務,要麼醉心於結交其他官員,根本沒心思,也沒那個想法去做生意。

所以他們不瞭解生意。

再加上商人社會地位低,他們這些高高在上計程車大夫,就更不願意去了解。

他們寧願多看一本書,也不願意在商業上多看一眼。

也正是因為如此,能傳授趙禎商業經驗和生意經的,只有寇季。

趙禎也只能從寇季口中瞭解一些商業經驗和生意經。

所幸,大宋的商業雖然繁榮,可跟後世沒辦法相比。

大宋這種相對原始的商業,寇季勉強玩得轉。

所以能傳授給趙禎一些有用的經驗。

趙禎聽到了寇季直言穩賺不賠,忍不住問道:“若是咱們為了撲賣回收稅的權力,必然得出高價,才能讓那些地方上的豪門大戶望而卻步。

連他們都覺得會賠錢的事情,咱們怎麼賺?”

寇季笑著將大宋收稅的標準,以及收稅的方式給趙禎講了一番。

然後又將大宋所能產生的稅額,預估了一個大致的數字報給了趙禎。

講完一切以後,寇季笑問道:“既然我大宋每年能產生的商稅稅額多達千萬貫,我們就算是為了收稅權投出去八九百萬貫,那也有得賺。”

趙禎聽完了寇季一席話,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朝廷每年所徵的商稅僅僅在六百萬貫左右,可大宋每年能產生的商稅稅額在千萬貫往上。

那還是以前大宋地盤小的時候。

如今大宋地盤大了,開設的邊市多了,貨物多,做生意的人也多了。

可商稅並沒有看到什麼顯著的增長。

反倒是丁口稅(也就是農稅)在直線攀升。

按道理說,大宋的商稅也應該出現一定的增長才對。

可趙禎透過戶部的文書,並沒有看到商稅有顯著的增長。

也就是說,朝廷每年有幾百萬貫,乃至上千萬貫,被人吞了。

而且已經吞了幾十年了。

那可都是朝廷的錢,他的錢。

他臉色怎麼可能好看。

寇季見趙禎臉色難看,就猜倒了趙禎的心思,他笑著道:“朝廷商稅一直沒有超過千萬貫,主要就是朝廷將商稅收稅權撲賣了出去。

雖然朝廷省去了一定的麻煩,但是一部分的利益被那些豪門大戶給得去了。

此外,那些豪門大戶在掌控了商稅收稅權以後,就能對自家的生意加以照顧。

像是過稅,他們就不用繳納。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