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風氣若是在大宋形成慣例,那大宋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局面。
勝的勝的乾脆,輸的輸的灑脫。
這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官場。
文官們紛紛走到寇季面前,一言不發的躬身一禮,退出了垂拱殿。
縱然是一些呂夷簡的黨羽,也是這般。
雖然寇季搬到了呂夷簡,讓他們失去了一個大靠山。
可寇季贏的堂堂正正,肅清了朝堂上明爭暗鬥的風氣,值得他們敬重。
王曾是最後一個向寇季施禮的文官。
在施禮之前,王曾神情複雜的道:“我對你是又愛又怕……為了阻止你入朝,我沒少幫呂夷簡,可我又擔心你入不了朝,所以在關鍵時候又幫了你一把。”
在呂夷簡和寇季二人的爭鬥中,王曾一直處在矛盾中。
他害怕寇季上位,大肆殺伐。
所以在呂夷簡募兵的時候,沒少幫呂夷簡出力。
可他又擔心寇季上不了位,寇季和趙禎的一應謀劃付之東流,所以又再關鍵的時候,出聲幫了寇季一把。
如今寇季勝了,呂夷簡敗了。
可王曾心裡卻沒有半點欣喜,只有濃濃的嘆息。
寇季明白王曾的心情,所以笑著說了一句,“我會盡可能的少殺一些……”
王曾幽怨的瞥了寇季一眼,“這話你信嗎?”
寇季一愣。
王曾撇著嘴指了指楊文廣和李昭亮。
寇季失聲一笑。
他明白王曾的意思。
王曾是在告訴他,就在剛才,他十分鐵血的下達了兩道兇殘的軍令。
寇季攤開雙手,無奈的道:“軍中的事情就該用軍中的法子……”
王曾哀嘆了一聲,“能少殺就少殺,非要殺人的話,先問問我,我若是有辦法解決,你就別下殺手。”
寇季點了點頭。
王曾唉聲嘆氣的離開了垂拱殿。
王曾一走,垂拱殿內只剩下了寇季和一幫子武臣。
武臣們在文臣走空了以後,爆發出了一陣響亮的呼喊聲。
寇季就是他們的主心骨,寇季在朝堂上的時候,他們硬懟文臣,一點兒也不慫。
寇季不在的時候,他們根本懟不過文臣。
如今寇季再次入朝,他們的主心骨又回來了,他們自然高興。
寇季在武臣們的歡呼聲中笑著道:“我大概是大宋朝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文臣……”
李昭亮有些鄙夷的道:“你從出仕到如今,大半的時間都待在軍中,你算哪門子文臣。”
寇季笑著道:“我最初可是太子侍讀……”
李昭亮一臉不在乎的嚷嚷道:“現在說這些還有用嗎?為了慶祝你重新入朝,大家去樊樓慶賀一番,我請!”
李昭亮大聲嚷嚷著,招呼著所有武臣一起趕去了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