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不等其他人開口,又道:“青塘地廣人稀,更準確一點的說,那就是青塘沒有人。因為青塘覆滅以後,青塘境內的青塘人和黑汗人,全部被元山部虜去做了部從。
我大宋和元山部攜手攻打青塘。
我大宋要地,元山部要人。
如今功成,我大宋拿到了地,元山部拿到了人。
我大宋既然拿到了青塘的地,總不能不管吧?
我大宋境內如今沒有合適的人口遷移出去。
所以必須有一個人率領著兵馬鎮守著西陲,為我大宋守住這一片地方。
若是不守,它們遲早會被人侵佔。
諸位總不想看到我大宋辛辛苦苦打下來的疆土,被人兵不血刃的佔去吧?
諸位覺得朕封王不妥,那就拿出一二百萬人來,給朕填滿青塘。
只要你們能拿出一二百萬人來,朕再也不提封王的事情。”
滿朝文武聽完了趙禎這番話,一個個閉口不言。
若是以前,朝堂上必然會有人強辯幾句,秀一下存在感。
可如今的大宋比較務實,沒營養的話,在朝堂上幾乎沒有人會講。
一時間。
趙禎和陳堯佐等人陷入到了僵持當中。
陳堯佐等人不贊成趙禎封王,可也沒辦法解決趙禎提出的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寇季緩緩的走出了班列,在所有人愕然的目光中,開口道:“陳堯諮既然不適合,那就讓李昭亮走一趟吧。”
滿朝文武先是一愣,隨後齊齊看向了李昭亮。
李昭亮神色有些複雜。
王爵,是他想要的。
可青塘和元山部交匯處,並不是什麼好地方。
寇季在眾人看向李昭亮的時候,繼續道:“陳堯諮的功勞不足,但是李昭亮的功勞絕對綽綽有餘。
李氏也是大族,李氏遷移過去,應該能很快拉出一支千人的兵馬。
等李氏站穩腳跟以後,兵馬應該會更多。
以李氏歷代的驍勇,必然能幫官家守住西陲。”
寇季一席話說完,李昭亮的臉色有點發苦。
陳堯佐卻像是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果斷開口道:“臣以為,寇相言之有理。”
王曾瞥了寇季一眼,長嘆了一聲,拱手道:“臣附議……”
蔡齊也沒有任何猶豫的道:“臣附議……”
反正李昭亮遲早是要封出去的。
如今頂替陳堯諮封出去剛剛好。
李昭亮離開了朝堂以後,空出的兵部尚書之位,剛好可以讓陳堯諮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