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都是驚天之舉。
笑話他不學無術的人,才是真的不學無術。
在一個以經書為主導的社會,透過旁門雜類,得到了所有人敬重。
那就是一個大學問家。
畢竟,用經書征服所有人容易,用旁門雜類,可就難多了。
寇季見蔡齊是鐵了心要推舉這二人,便哭笑不得的道:“既然蔡公誠信保舉你二人,就說明蔡公十分看好你們。
我給蔡公幾分薄面。
給你們一個自我舉薦的機會。
只要你們的言語能夠打動我。
我讓你們進文昌學館。”
蔡齊聞言,忍不住道:“非常人,果然用非常之法。我當初見他們,可是考校了半天學問。”
寇季大大咧咧的道:“我不喜歡經書,所以經書上沒什麼可問的。”
蔡齊點了點頭,對身後的兩個少年道:“還不謝謝寇相。”
寇季擺手道:“不必,直奔主題。你們誰先來。”
兩個少年對視了一眼。
年長的突然往前一步,盯著寇季拱手道:“學生曾鞏……”
說完這話,便沒有下文了。
另一個跟著往前一步,拱手道:“學生王安石……”
說完這話,亦是沒有下文。
寇季聽到二人的名字,略微愣了一下,然後哈哈大笑,“好傲氣的小傢伙!”
曾鞏和王安石年少氣盛,他們覺得,他們已經在汴京城年輕人當中小有名氣,他們只需要通稟了姓名,寇季就應該知道他們有才。
曾鞏和王安石並不是舊識,也不是同鄉。
他們是在汴京城裡結識的。
由於都是宦官之後,又都比較傲氣,碰到了以後,難免比劃一番。
經過了一番比拼以後,自然心心相惜。
畢竟,兩個人都是少有的伶俐人,同輩之中鮮有對手,好不容易碰到了對手,自然很容易引為摯友。
說來也怪。
以王安石的出身,在他沒有出仕之前,是絕對不可能走到寇季面前的。
畢竟,他爹就是個縣官。
縣官如今連登上竹院的資格都沒有,更別提他的兒子。
不像是曾鞏,祖父是已故尚書戶部郎中、諫議大夫曾致堯,父親是太常寺少卿曾易佔,正四品的官,在朝堂上也算是一方大員。
史書上,曾鞏的父親曾易佔,因為遭人陷害,在任職了幾任縣令以後,就丟了官,被髮配到了廣南。
但由於寇季的出現,影響了整個大宋。
也間接影響了曾易佔的命運。
曾易佔不僅沒有遭人陷害,反而因為剛直不阿、政績斐然,屢屢升遷,最終升任到了太常寺少卿的位置上。
由於曾易佔性子和蔡齊相近,所以蔡齊將其引為了朋友,才有了今日這一幕。
王安石這個小傢伙,純粹是運氣好。
他在和曾鞏成為至交好友以後,就被曾鞏帶著拜會了其他的好友,混了不少名聲。
不僅如此,在曾易佔想要把王安石送到文昌學館讀書的時候,他又恰巧在曾府藉助。
曾易占人雖然剛正,但並不迂腐,性子還十分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