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944章 教化的重要性

交趾不僅有糧食,山林裡還有許多寶石、金礦、銀礦、珠寶玉石、香料等物。

還有源源不斷找我們銷贓的戰利品。

只要經營的好,交趾每一歲的稅收,能趕上我大宋許多富庶的府。”

蔡齊愕然的道:“能趕上江寧府?”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江寧府自古繁華,想趕上江寧府,不僅僅的有貨物和錢財,還得有底蘊才行。

什麼時候有富商大賈在交趾落戶。

什麼時候交趾府的學子能跟我大宋其他地方的學子分庭抗爭。

什麼時候交趾才能比一比江寧府。”

交趾的寶藏固然多,可開發出來以後,立馬就離開了交趾,沒有財富停留在交趾。

那等到交趾的寶藏開發空的時候,就是交趾被拋棄的時候。

所以,一個地方短暫的富庶,並不算富庶。

唯有長久的富庶下去,那才是真的富庶。

像是後世,一些礦產大城,在礦產開採的鼎盛時期,繁花似錦,可一旦礦產開採殆盡,立馬就會快速的迴歸於平凡。

只是依託於經濟拉扯起來的城市,一旦失去了經濟支柱,立馬會出現弊端。

所以,一個城市要長久的發展,不僅要發展經濟,還得發展政治、文化等其他的多項領域。

蔡齊也算是為官多年的人,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牧民管。

所以寇季的話,他能夠理解。

事實上不用寇季多說,教化方面他也會重點照顧的。

畢竟,交趾在他的治理下,就算是產再多糧食,在所有人眼裡,它也只是化外之地。

但交趾若是能誕生十個八個的進士。

那就大大不同了。

能誕生出進士的地方,誰敢將其稱之為化外之地,會被舉國上下所有讀書人噴死。

所以,能讓大宋所有人認可交趾的並不是糧食,而是教化。

李迪在河西多年,將河西治理出了一處大糧倉。

河西至今沒有出現過什麼有名望的讀書人,所以河西的官員在朝堂上話語權不高。

整個河西上下,也只有李迪、杜衍、以及如今還在河西的陳堯諮三人能向朝廷發聲。

其他那些有權利向朝廷遞奏本的知州,根本得不到朝廷重視。

河西百姓出了河西,到了大宋腹地,大宋百姓看人家的目光都有問題。

他們總會懷疑河西的百姓身懷蠻夷血脈。

所以,教化是讓大宋上下所有人認可一個地方的重要一環。

“我怕是看不到那個時候了……不過我現在做一些,後面的人就少做一些。”

蔡齊感嘆了一句。

似乎想起了什麼,蔡齊笑眯眯的道:“我現在有點慶幸,沒有像是李迪那樣,早早的讓家中的兒孫出仕。

我那些兒孫雖然算不上是什麼英才,但是在我的調教下,取一個進士還是很容易的。

等我到了交趾,立馬就在交趾各地設立蒙學。

然後開科。

下一次朝廷取士,我交趾必定有才子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