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陽這分名是故意刁難啊。”
寇季一臉感慨的道。
管家點著頭道:“小人覺得也是……”
寇季淡然笑著道:“官家正愁沒借口收拾韓陽和宋癢,沒想到韓陽主動送上門了。我寫一份奏疏,你回頭差人送進宮去。”
管家點了點頭,立馬準備上前幫寇季磨墨。
寇季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問道:“狄青到哪兒了?王德用已經到遼東小半年了,怎麼還不見狄青回京覆命?”
管家趕忙道:“王大將軍去遼東的時候,狄大將軍率領著兵馬在遼地巡視。月前二人才碰面……”
寇季沉吟了一下道:“狄青大概是想找仗打……”
對於一個為戰鬥而生的將軍而言,沒有仗打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如今的狄青,剛剛進入到壯年,身後率領著天下無敵的虎賁,可是舉目望去,沒有敵人。
心裡必然十分悲哀。
就像是一個人,所有的技藝都磨練純屬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技藝沒有了市場。
那種苦,一般人很難理解。
狄青率領著兵馬在遼地巡視,大概是渴望能碰到一場叛亂吧。
可惜跟他搭檔的是張知白,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兒。
一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天都在遼地四處巡視的官。
在張知白的監察下,遼地的罪囚都受到了最公正的待遇,他們有的吃有的穿,不可能叛亂。
若是有人叛亂,他們非但不會景從,反而會扛起手裡的農具,去殺一個人博軍功,藉此脫籍。
如此情形下,狄青想碰到一場叛亂,很難很難。
寇季理解狄青的心情,但並不代表他會放任狄青在外面浪費時間。
寇季對管家吩咐道:“派個人去催一催。他可是禁軍司主官,禁軍司還有許多政務需要他操持。”
管家點頭答應了一聲。
寇季在管家研磨好了墨汁以後,提筆寫了一份奏疏,讓管家派人去送進宮。
寇季奏疏送出去以後,就揹負著雙手出了書房門口。
一道門口,就看到了某一個小胖子,一步三晃的挺著大肚子進了書房所在的院子,嘴裡吟唱著詩詞,臉上洋溢著志得意滿的笑容。
小胖子不愧是光芒掩蓋了足足上千年的詩仙。
寇季明明沒有教導他作詩,他卻無師自通,學會了做事。
並且還喜歡炫耀,沒事的時候就口吐蓮花。
在竹院裡,沒人吹捧他。
因為竹院裡的學生,不是跟他一樣的怪物,就是不在乎詩詞之道的大貴族。
倒是外面的人十分喜歡吹捧小傢伙。
他們不僅覺得小傢伙長的可愛,還覺得小傢伙是一個神童,腹中有錦繡的神童。
太祖、太宗朝的時候,他們都不喜歡神童,所以民間沒人吹捧神童,朝堂上也沒有神童出頭之地。
所以太祖、太宗兩朝的時候,朝堂上幾乎都是老臣。
唯一的例外就是寇季的祖父寇準。
寇準十九歲中的進士,被人詬病,覺得他年齡太輕,需要壓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