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哭笑不得的道:“學生沒有。閻王之名也非學生所愛,是那些江寧府的豪門大戶強加在學生頭上的。”
寇季笑道:“只因為你差點將江寧府的豪門大戶斬乾淨了,是不是?”
包拯臉色一正,道:“豪門大戶,大多為富不仁。江寧府的豪門大戶,更是喜歡奢靡之風,他們中間一些人將折磨女子當成了雅事。
秦淮河上的那些女子被他們納入府以後,殘忍的折辱致死。
更有甚者喜歡用美人燈。”
寇季目光一冷,“人燭?”
包拯鄭重的點頭,“民間也有人稱其為點天燈。”
寇季冷聲道:“如此滅絕人性的行為也敢做,抄家滅門也不為過。”
包拯點頭道:“學生不僅見過人燭,還見過殉井,就是將女子折辱致死以後,投入到井中。
還有一些追求長生之道,以小兒心煉丹做藥。
學生見如此慘劇,下手自然狠辣了一些。”
寇季毫不猶豫的道:“應該的!”
似這種為了一己之私,造出滅絕人性的慘案的,確實該下狠手收拾。
寇季沉聲道:“以後我會考慮派一些酷吏去江寧府。明明是讀書人最多的地方,明明應該是最明事理、最通禮法的地方。
居然會有如此滅絕人性的行為出現。”
包拯直言道:“大部分讀書人還是知書達理的。只有一些腐儒,還有一些豪門大戶的主事,過於殘忍。”
寇季點了點頭,“此事我會去公文叮囑你的繼任者。”
包拯抱拳道:“學生替江寧府的百姓謝過先生。”
寇季擺手道:“我是大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江寧府百姓著想,是我應該做的。”
說完這話,寇季盯著包拯道:“說說你和趙絮的事情吧。”
包拯乾巴巴笑道:“學生跟公主殿下能有什麼事……”
寇季哼了一聲,“你覺得有卉兒跟著趙絮,你和趙絮之間的事情能瞞得住我?”
包拯遲疑了一下,低聲道:“學生出身寒門……”
“在廬州肥東,你包家也是有名的大戶,有良田三千四百二十七畝。你爹故去以後,你分得良田六百八十三畝,廬州州城內的鋪面兩間。
你將兩間鋪面分別分給了你的兄長以後,手裡還餘下六百八十三畝良田。
如今都是你長嫂在僱人照料。
我說的可對?”
寇季不等包拯把話說完,就言辭灼灼的喝問。
包拯苦笑了一聲,道:“比起公主,學生那點家業,跟寒門有什麼區別。”
寇季沉吟了一下,點頭贊同道:“那倒也是……”
說完這話,寇季狐疑的看著包拯道:“可我記得你不是一個在意身份的人。再說了,你是我大宋諸多知府當中,為數不多的年輕人。
你足以配得上一位公主。”
包拯坦言道:“跟著學生會過苦日子的。”
包拯這個理由很強大,寇季愣是沒辦法反駁。
一個年入近一萬六千貫的人,花費在自己身上的不足一百貫,剩下的一萬五千九百多貫全部貼補給了各地的蒙學。
如此做派,那個女子跟了他,都得過窮日子。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你就不能對自己好一點?幫助百姓的辦法有很多,沒必要苦了自己。”
包拯肅穆的道:“學生拿到的每一文錢,都是民脂民膏,不敢輕易耗費。唯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學生才能覺得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