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要我們能守住本心,不去做那些損人利己的事情,我們就能達到仁的境界。
所以守不守死規矩,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
而仁心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
所以他跟為君之道沒有半點關係。”
趙潤聽完了寇季一席話,明顯放鬆了不少,他並排坐在了寇季的身邊,疑惑的問道:“可是宮裡的那些先生們,為何告訴學生,克己復禮是為君之道?”
寇季笑著道:“因為他們想用這些東西套住你,讓你做一個仁君。你父皇當年在東宮讀書的時候,他們講的也是這一套。”
趙潤皺著眉頭問道:“克己復禮就能做一個仁君嗎?”
寇季沉吟了一下,“看對誰。”
趙潤有些茫然。
寇季搖頭笑道:“距離君王最近的是官員。所以君王克己復禮的話,對官員們而言,自然是一個仁君。
可是對百姓,那就不一定了。”
趙潤再次皺起了眉頭。
寇季拍了拍他的肩頭笑著道:“人心是貪婪的,手握權柄的人,心中的貪婪更勝。所以一個君王對官員太仁慈的話,就會助長他們的野心。
就像是太祖、太宗、先帝,對文官都十分仁慈。
太祖在朝的時候,親眼撞見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趙普貪腐,結果沒動趙普一根手指頭,只是罷黜了趙普的官位。
太宗登基以後,又復立了趙普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有趙普做榜樣,其他的文官自然可以放心大膽的貪。
你皇祖父在位的時候,貪汙成風。
王欽若、丁謂、林特等一眾奸臣,大貪特貪,玩弄權術。
以至於山河動盪。
所以,一個克己復禮、對百官們懷有仁慈的君王,對百官們十分有好處。
但是對百姓們並沒有什麼好處,對江山社稷也沒有什麼好處。”
趙潤沉吟著道:“所以先生不贊同宮裡的那些先生的話?”
寇季笑著道:“若為君王,仁心還是得有的。只不過仁心不應該放在百官身上,而是該放在百姓身上。
對百姓仁、對百官威、對外邦霸,才是真正的為君之道。”
趙潤還要開口,寇季不願意再多說此事,他側過頭,盯著趙潤笑著道:“看上你父皇宮裡的房美人了?”
趙潤身軀一緊,臉色僵硬的道:“學生什麼也沒做。”
寇季哈哈笑道:“不必如此拘謹,看上了就看上了。只要你開口,為師就去幫你討要。”
趙潤噌一下站起身,臉色鐵青的道:“如此違揹人倫綱常的事情,學生斷然不會做。”
寇季撇著嘴,鄙夷的道:“膽小如鼠,難成大器。你皇祖父當年登基以後,可是將你曾皇祖父宮裡的女子盡數送到了宮外。
不知道有多少嫁到了良家,成了別人的妻妾。”
趙潤臉色一下子變得十分難看。
寇季就當沒看到趙潤的臉色,大大咧咧的道:“你曾皇祖父當年可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什麼自己後宮的女子不過百人爾。
結果你皇祖父放良的女子多達上千……”
言外之意,丟人的事情你祖宗都幹完了。
你幹一些也不礙事。
趙潤就像是沒聽到寇季話裡的深意,他臉色難看的道:“我皇祖父放良的女子中,大多都是宮娥。”
寇季咧嘴笑道:“你倒是會幫你皇祖父遮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