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已經淪為了藩王,就要有作藩王的自覺。
狄青走後。
寇季在慶國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建設。
為了擁有足夠的勞動力。
寇季在慶國的權力機構搭建完成以後,推行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全民服兵役制度。
不僅慶國的宋人需要服兵役,慶國的罪籍也必須服兵役。
只不過宋人服兵役,那是真的手握著槍桿子訓練。
而罪籍們服兵役,純粹就是農墾兵團和建設兵團的結合體。
讓寇季慶幸的是,寇天賜在治理慶國期間,對慶國的戶籍統計十分重視。
慶國境內,但凡是活著的,全部都記錄在冊。
慶國地方上最基礎的權力階層是從軍伍中退下來的軍卒,他們的執行力很強。
再加上慶國小國寡民,只要稍微認真一下,就沒人藏得住。
也正是因為如此。
寇季推行全民服兵役制度的時候,就十分順利。
直接規定服役的年齡和年限,然後將文書送到地方上最基層的戶長手裡。
最基層的戶長就會將所有符合年齡的人,送到軍營裡。
他們都是軍伍出身,眼看著自己的子弟享福都享到了造孽的地步了。
如今有機會磨練自己的子弟,他們不僅不反對,反而舉雙手贊成。
於是乎,在全民服兵役制度推行下去以後沒多久,寇季就徵集到了十萬的軍卒,其中有八萬就是罪籍。
僅有兩萬是宋籍。
雖說早在一年前,慶國的宋人就超過了罪籍。
但是大多處在年幼的狀態。
寇季將服役年齡定在了十七歲到二十一歲之間。
所以能徵召到的宋人數量並不多。
相比而言,當年戰爭將罪籍中間的青壯消磨的七七八八,只留下了一大群孩童。
孩童們如今長大了,自然到了服兵役的年齡。
一道全民服兵役的命令下達下去,自然能徵召到數量龐大的罪籍服兵役。
兩萬的宋人被送入到了軍營,成為了他們叔伯們手裡待蹂躪的小菜雞。
八萬建設兵,其中有四萬送到了更名為慶都的韓都。
另外兩萬建設兵,被分派到了兩府。
開始了一場巨大的營造工程。
營造的專案十分繁雜,營造的工程量十分大。
最大的就是慶都和官道。
雖然慶國的官道已經在寇天賜主持下營造過兩次了,可依然達不到四輛馬車並行的標準。
所以要再次擴建。
四萬建設兵到了慶都以後,寇季又從慶都中挑選了足足兩萬人,加入到了其中。
總共六萬人,開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建設。
大建設的起始,是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
寇季將慶都分成了四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