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去民夫,仍有幾十萬大軍。
朝堂上那些將領,有幾個能指揮幾十萬人作戰的?又有幾個人指揮過幾十萬人作戰?
沒有幾個。
就算在矮子裡面拔出一個個頭高的,領兵出征。
朝廷也不會放心的把數百萬人交到他手裡。
最不起碼,會派遣三到四位文臣做監軍。
一幫子沒上過戰場的監軍,制衡著領兵大將,有權隨意插手戰事指揮。
焉能不敗?”
寇準聽完了寇季一席話,陰沉著臉坐在哪兒一言不發。
寇季所說的,基本上都會發生。
因為以往遇到了戰事,朝廷都是這麼處理的。
但凡有將領出徵的時候,手裡握著的兵馬超過五萬,朝廷就會派遣一位地位足夠高的重臣坐鎮。
在出徵以後,重臣手裡不僅有督戰權,還有插手戰事指揮的權力,甚至還有緊急時刻接管軍權的權力。
寇準沉默了許久,盯著寇季道:“以文抑武是太祖、太宗兩朝定下的國策。”
寇季質疑道:“為了維護太祖、太宗定下的國策,連江山社稷都不顧了?太祖、太宗定下這一項國策,為的是防止武將效仿太祖當年的舉動。
這一國策,本是為了維護趙氏皇權的。
可它如今已經成了危害趙氏皇權的蛀蟲。”
寇準瞥了寇季一眼,冷冷的道:“老夫並不是迂腐之人,也不是那些腐儒。不會為了士大夫的利益,刻意去打壓武將,罔顧國朝安危。
你這番話,跟老夫說,沒有用。”
頓了頓,寇準又道:“你說的話,有幾分道理,老夫會想方設法的給西夏找麻煩,阻止西夏立國。但也僅僅只能幫西夏找找麻煩。
真要跟西夏一戰的話,還得等官家從劉娥手裡拿回皇權的那一刻。
官家沒有親政,皇權不能歸一。
想要對西夏動刀兵,沒那麼容易。
縱然老夫會答應,劉娥也不會答應。”
寇季嘆息了一口氣,緩緩點頭,“我明白……”
寇準沉吟了片刻,幽幽的道:“老夫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
他瞥向寇季,叮囑道:“老夫真要是等不到那個時候,到時候還要你多多幫襯官家。”
寇季緩緩點頭。
寇準盯著寇季,又道:“你在大相國寺打了遼人,遼人鬧上朝堂的事情,你不需要擔心。每年遼人到了汴京城以後,總要鬧一鬧,滿朝文武都習慣了。”
寇季低聲道:“我不怕遼人,我怕自己人。”
寇準一愣,皺眉道:“你是說朝堂上那些迎合遼人的人?”
寇季重重的點頭。
寇準沉聲道:“老夫不會給他們開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