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章7

黨蒼童的話,雖然沒有明確立場,張堂文多少也是猜得到的。

“合興發”分招牌,也正是遇到了鬧太平軍那陣子,嶺南木料因為運輸問題無法北上,黨、賈兩家意見不一,這才分了家。

無論黨家還是賈家,多有苦於世道,轉行、置田丟了招牌的,也就“三義發”和“玉隆”系仍留守太平街,以圖東山再起。而結果很明顯,漕運和江運的停擺,反倒讓南襄道一躍成為了新的南北通途,“玉隆傑”也成功再現了“合興發”的盛況。

站在這一點上,黨蒼童最後的那句反問,簡直就是在暗諷他張堂文大驚小怪。

張堂文低頭端起茶盞,默默潤了一下嗓子,眉頭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

“堂文在漢口半月,京杭鐵路貨運之繁複,令人瞠目結舌!朝廷前不久贖回了鐵路的所有權,貨運局不再優先為外商排車,北貨南下自京畿直達漢口,或輪渡出洋,或南下兩廣,運途之暢,亙古未有。火輪車運力之強,非騾馬可比,時日更是快了不止一倍,南襄道之便,早已蕩然無存!”張堂文的語速並不快,在座的眾人卻能從他的抑揚頓挫中聽出滿滿的焦慮。

黨蒼童皺了皺眉,品茶不言。

胡東海的小眼琉璃珠似得轉了轉,在一旁應聲道:“說起這鐵路啊,前些個回總號,還聽說在那幾個往日不起眼的小地方,照往常都是入不敷出的分號,如今竟是鹹魚翻了身,到賬一看可把我們這些個老人兒給驚住了!”

座上的幾個票號掌櫃連忙湊上來問長問短,胡東海顯然很享受這種待遇,眯著眼嘀咕道:“鄭州,雍正朝那會兒還隸屬於開封府的,光緒十三年才升直隸州,去年一匯帳,知道開封分號才是他的幾成麼?”

胡東海得意地瞅了瞅好奇的眾人,默默地抬手伸出了四個手指頭。

四成!眾人都是暗暗吃了一驚,這開封府分號才是鄭州的四成?

張堂文此時心中卻是明鏡似得,早在漢口時,他託人尋了全國鐵道圖,鄭州這個躺在鐵道十字路口的小地方,給張堂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說到底,胡東海這個四成,即便是實情,也是恰好趕在了這檔口了。

一來鄭州商賈連年增多,票號生意自然見好;二來開封府連遭大災,又是水患又是蟲災,當地哪裡存得住銀子,留住也得被朝廷尋個事由給盤剝了。

張堂文緩緩地坐下,其實今天他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把這個讓他無比焦慮的難題丟擲來,議一議,共同想想法子,若能找到方法扛過去,自然更好,若是沒法子,求變更是迫在眉睫的了。

運載行的駝隊,第一個躍進了張堂文的腦海。那批牲口往日走西口是著實出了力的,但是看現在這情形,無論是成本還是時效,都再無競爭力了。

眾人正在議論紛紛,黨蒼童默默地合上了茶蓋。

“盧漢鐵路京漢鐵路在建時的舊稱,1906年全線通車後改為京漢鐵路)又不是今年才通的車,若真是會傷筋動骨,那賒旗鎮的這些個商家,還能撐到現在?”黨蒼童的聲音不大,蒼白的山羊鬚顯得有些發顫,“便是南北路不走南襄道,往西呢?入川呢?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張堂文心中暗暗一陣嘆息,但話題引到這兒了,又不能不往下繼續說,“京漢鐵路的甜頭,地方官員和朝廷早已嚐到了,眼下舉國之力正在發展鐵道建設,官辦川漢鐵路就等確定路線了,京張線眼瞅著就通車了,若是我們仍在這守著舊時水陸貨運,恐怕撐不了多久了!”

在座的商賈,真正瞭解過鐵路運輸的,倒真沒幾個,只是知道用火輪車運貨成本降到原本的兩三成,即便是繞了遠,時日上也要快了許多。而由於資訊的閉塞,對於當前舉國興建鐵路的資訊有點後知後覺了。

“那依著張老闆,是個什麼章程?”黨蒼童捻著須,看向張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