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章108

張春壽早夭,偌大個張家大院頓時沒有了往日的熱鬧。

早夭,不能掛白幡,不能戴孝,除了原來伺候張春壽的丫鬟婆子象徵性地戴塊白布,旁人就跟沒事發生一樣。

但這只是面上,誰都清楚,這節骨眼上,都得夾著尾巴做人。

張堂文和三房太太在後院已經三天沒出屋了,除了偶爾的嚎哭,別的一點動靜都沒有。

前院全靠張富財在打點,無論是張春壽的後事,還是各路訪客的迎來送往,都是他一個人在撐著。

雖然累得很,卻是面上有光的,就連後面聞訊趕來的資格比他老的掌櫃,也得老老實實跟在他張富財的身後。

凡來的人,打的都是慰問過火之事的旗號,沒人敢提張春壽的事,也沒人願意提,一來忌諱二來見不著本主,跟張富財他們罩客的更犯不上提。

等到第四日一早,按規矩該發喪了,張富財起了個大早洗乾淨臉,跑到後院跪在張堂文屋門外請示道:“老爺,小公子該上路了!”

等了許久,張堂文才緩緩地開啟門,一臉倦容地望了望天,啟明星都掛在天邊呢!

“去吧!”張堂文隨口說了句,又順手丟給張富財一疊宣紙,“入土的時候念給我兒,燒了給他!”

張富財匍匐著上前撿起來,張堂文那邊已經又關了房門了。

張春壽的送葬儀式是真的簡單,沒有鳴鑼沒有放炮,也不扯白幡不舉麻桿,除了拉棺的馬車前有個半大小子一直撒著買路錢,旁人根本不知道,這是張家小公子發喪了。

到了張家墳園,地方早就挖好了。

張富財揉了揉有些凍紅了的鼻子,跪在棺木前,鄭重地叩首施禮,又將張堂文丟給他的那疊宣紙伸展開,密密麻麻全是字啊!看得出,張堂文關門在屋這幾日,把那心中的愧疚和哀思都寫在這紙上了。

張富財正要念,卻不知哪裡來的無名風,颳得墳上眾人都是東倒西歪的,連帶著張富財手中的宣紙也被撕扯的支零破碎漫天飛舞。

張富財慌張著捂住手中的宣紙,待風勁兒過去,卻只得一張完整的。

張富財傻愣地看著手中的紙,又朝著棺木磕了三響頭,“小公子,富財知道你有怨氣!可這是天災不是人禍,老爺為了救你,差點也進去出不來了!大太太、二太太都哭暈好幾回了!我知道,你對這規矩不滿意,可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咱得守不是!今富財斗膽,勸您一句,入土為安,往生極樂吧!”

張富財又朝著棺木叩首,拿出懷裡那僅剩的一張完整的宣紙,扯著嗓子念道:“行年三十已衰翁,滿眼憂傷只自攻。今夜扁舟來訣汝,死生從此各西東。心中有愧不能言,望兒體恤乞垂憐。來生再為父與子,你坐馬兒吾執鞭。”

前半段,是宋朝王安石寫給早夭女兒的,後半段,張富財卻聞所未聞,論詩意,也錯了大家許多,想必,該是張堂文自己作的吧。

那為啥會“有愧不能言”呢?還要“乞垂憐”。

張富財有些不大懂,他照著張堂文的意思把這紙和供品一應燒了,眼見著天就要大亮,便趕緊招呼著幹活的人掀土封棺了。

張春壽就這麼入土為安了,在這十二歲的大好年華。

張富財領著人回到張家大院,又安排了一堆的雜事,好容易躺在門房的床上放挺俚語:躺下)一會兒,迷迷瞪瞪正要入睡,門子跑來喊道:“大掌櫃!有客到!”

張富財趕緊打起精神,走到門口一看,卻是一個書生打扮的人和一個似曾相識的商人,一問名諱,卻是楊鶴汀和錢楓來了。

張富財引著二人來到會客廳,便到後院來叫張堂文。

一邁進老爺院裡,便聽到一聲低沉的質問,“老爺!你給我說實話,這火是不是天災!”

聽聲音,似乎是大太太張柳氏。

“是...”

“老爺!”張柳氏的聲音愈發的淒涼和悲傷,似乎已是痛哭流涕了,“我不是不願信你,實在是...壽兒饒不過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