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歷315日,元城在開墾播種的同時,也著手修建道路,這一次不是元城內部的道路,而是通向外部的道路,一條通往溪玉城、一條通往炎城。
這兩條道路將會使得三座城市之間連線起來,促進交易。元辰扯溪玉城距離近,只是需要繞過崎嶇的山路,道路的修建估計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弄好;而元城和炎城之間那個就不單單是距離遠了,更是需要跨過元河和森林。
雖說現在元河上面已經漂泊著不少的船隻,在河對岸也建立起了元城的勢力點,那距離遠這一個問題還是最難克服的。
據元城政院道路部的計算,想要修建道路連線起元城和炎城之間,至少需要20到25個月,就算雙方同時進行修建,至少也要一年的時間。
雖說修路的時間會很久,但也必須啟動,先探索出一條易行的道路,讓兩城之間的往來容易些,然後慢慢修建道路,而且目前對於這條道路也沒那麼緊迫,等到一年後雙方物質都有保障後,其他的衍生物才會出現更多,那個時候的交易必然會更繁榮。
現在林越也知道不能再緊守一城,因為那樣的話城內的發展其實會緩慢很多,只有多地之間進行交易,各種資源相互流通,那樣才能節省成本,發展才能加快。
所以道路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但這也只是為長久而考慮,而眼下最應該解決的,還是溫飽問題。
元河經過之前幾個月的過度捕撈,能捕撈到的魚蝦其實已經減少了不少,因為順著河流向上游或者下游去看,也是有不少人在捕撈。
雖說繼續吃野草和啃草根的確能維持生活,但這種生活持續太長時間會導致很多人營養不良。
不過食物的數量暫時無法增長,這一點有些難以解決。所以眼下的重點,元城還是會放在解決溫暖上面來,為第二年的冬天做好準備。
而想要保暖,也只能用棉花等這種棉屬植物來製作棉衣。雖說在很久前就已經在元山眾多植物中找到棉屬植物,但數量實在太少,而用於種植的話也沒法在短時間種植出那麼多棉花去製作棉衣,所以一開春,擴大棉花的種植也是極其必要的。
所以棉花和水稻等這些植物都是因為基數太少,而必須經過兩年的時間緩衝才能適用到大眾身上,除了這兩種植物,其他的種種大多數植物也一樣,都必須在開春後擴大種植,直到第二年的年末才算是緩衝完畢。
開春後的元城,與冬天的死氣沉沉完全不同,到處都是進行著勞作,一片火熱,許許多多的荒地都被開墾出來。
而與元城的生機勃勃不同的是,n市那邊依舊在生死存亡這個問題面前抓襟見肘,因為他們不想元城那樣早有準備,過去幾百天的時間,他們每一天都過得措手不及,哪有時間去規劃未來,現在看到元城為著新一年的發展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他們全都都如果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急得直跳腳。
而就是面對著這種巨大的差距,有更多的人選擇了放棄自己的勢力,轉而加入了元城。
不過由於元城已經不再招納人口,便只能將他們安排在溪玉城。溪玉城如今的發展也絲毫不亞於元城,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人數便已經逼近了元城,各種新型的建築也在那裡佇立而起。
由於不需要再考慮生死存亡的問題,人們在修建房屋的時候不會只追求速度而粗製濫造,他們盡情地發揮自己的藝術細胞,建立起了一座又一座富有創意的建築。
由於人數的大量缺失,n市範圍的眾多勢力頓時萎縮了不少,有一些相對較小的直接決定整個勢力加入溪玉城,不過他們的鎮長要求在溪玉鎮內擔任一個比較有話語權的官員,但被林越直接拒絕了。
“任何勢力的鎮長都沒有擔任溪玉城官員的特權,城內的所有官員都是由林越直接欽定,必須以能力服眾。”林越這番公開發言惹怒了不少n市範圍的勢力首領,之前還唸叨著和平共處的他們立即就揚言要聯合所有勢力將溪玉城攻佔了。
但這也只是少部分人在叫囂而已,真正響應的勢力沒有多少。總而言之,溪玉城在n市範圍這片地區算是完全坐穩了。
新世歷318日,元城內負責觀察天文的學者向林越報告說,經過這近一年持續不斷的觀察和計算,已經測出新世界一年大概有多少天了。
早在之前,城內的天文學者已經觀察到新世界所處的宇宙的空間與太陽系極為相似,他們已經先後觀察到了月球、火星以及木星這幾顆容易觀察到的星體。
但卻一直觀察不到類似金星的星體,而對於新世界這個星球到底是對應太陽系內哪個位置,也暫時沒有一個定論。
這些天體暫時是未解之謎,而目前真正需要解決的是新世界的自轉以及環繞太陽的公轉。
這個結果與地球不同,但卻極其相似。新世界一年的時間約莫是358天,而一天的時間大概是23小時31分,這個數值雖說只是一個大概,但誤差也相距不會太大。
針對這個時間差,很久前天文學者就藉助一些工匠之手,製作出了相應的鐘表,依舊將一天定為24小時、1個小時60分、1分鐘60秒,只是這一秒的長短被細微地進行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