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黃寧和劉曉天的電話,石雲濤也沒有馬上答應他們,只是說這事要公開競聘,不是他一個人能說的算的,還要召開縣委常委會研究呢。
黃寧和劉曉天就說讓他幫忙照顧一下,能讓王志寶上位當然好,如果上不了,那也無所謂。
也就是說,這個面子,石雲濤可以給,也可以不給,他們二人不敢逼迫石雲濤做什麼。
接完他們的電話,石雲濤想了想,王志寶如果能迅速處理好拆大棚那事,他就同意王志寶當國土局長,如果沒有處理好,他為什麼還要同意王志寶當國土局長?
公開競爭上崗開始了第一輪的筆試,其實雖說是競爭上崗,可是有好多人知道這裡面的事,因此大多數人處於觀望狀態,動員了好長時間,才有人報名。
有鄉里的書記想進城當局長的,比如王志寶這樣的,才會報名,如果沒這想法的,則才不會報名幹這事,考不上臉上沒有光彩,丟人。
因此,有的職位最多隻有兩個人報名,有三個人報名的只有國土局一家,還有一個單位只有一個人報名,也就是現任局長。
看到這種情況,高權並沒有再進行動員,搞公開競爭上崗,除了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嘗試外,最大的目就是要實現對縣裡幹部的大洗盤。
只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足夠了。
國土局競爭比較激烈,王志寶當然擔心競爭不上,因此多方下工夫,而他之所以會獲得這麼多人幫他打招呼,原因在於,他與龍豪集團有點關係。
龍豪集團老總趙龍豪早年在高都鄉生活過,在高都鄉也有親戚,後來趙龍豪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安州市政府工作,一直幹到處長的職位,後來就下海了,從事了房地產開發,一步步發展成了安州市的大富豪。
趙龍豪與馬運來關係比較密切,在馬運來出事後,他跑到了花國,之後又回來,現在在安州市混的依然是風生水起。
尹國輝與他相比,那真的是差遠了,但趙龍豪也需要尹國輝這樣地方上的名流幫他開拓業務,因此才會與尹國輝合作。
而就在這時候,王志寶認識了趙龍豪,一來二往熟悉了,王志寶想當國土局長,而趙龍豪覺得如果王志寶當了國土局長,以後在高蘭縣辦事情豈不方便了?
如此一想,趙龍豪才在市裡頭幫王志寶找關係,趙龍豪不愧是從政府辭職出來的人,得知黃寧和劉曉天二人與石雲濤關係不錯,便讓他們倆人給石雲濤打招呼。
官場競爭這麼激烈,王志寶做到這一步,都不一定能成功,就毋庸論其他人了。
如果不是石雲濤心血來潮,跑到高都鄉搞什麼調研,如果到高都鄉調研,又沒發現那些事情,或許王志寶一定會成功。
有了黃寧和劉曉天的招呼,石雲濤要給面子吧?
誰想到,石雲濤因為去了一趟高都鄉,就對王志寶沒產生好印象了,雖然在王志寶面前沒表現太明顯,但在他心裡頭已經留下第一印象了。
公開競爭上崗,馬虎此時沒有參與,他是建設局副局長,他早就想當局長了,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他豈能放過?
但是高淮給了他建議,說他參加競爭上崗也沒戲,還看不出來嗎?縣裡頭搞這個競爭上崗是幹什麼的??潘國良的民政局長這次指定玩完,以前跟趙縣長的人,這一次肯定全部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