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衛想了想說:“我們判斷,這個人確實是無惡不作,但他大錯不犯,小事不斷,無法有力的制裁他。”
石雲濤道:“如果我們判斷他是一個壞人,那我們就要有對付壞人的方法,以前他不是欺負過業主嗎?你們到小區裡去,挨家挨戶詢問小區裡面的事,要想辦好案子,必須要走群眾路線,技術路線需要走,但如果脫離群眾路線,技術路線就是無源之水,小區的業主們長期忍受這樣的物業公司,我們將心比心,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是什麼想法?”
張曉衛聽了連連說是,回去後就安排人進駐小區,開始走訪調查。
以前公安機關辦案,由於技術落後,那真是要靠走訪調查,才能破案。
現在技術手段先進了,基本上不需要去走訪調查了,天網就能讓犯罪嫌疑人無所遁形,大大提高了破案的效率。
但是有些案子,還是要走群眾路線,比如涉黑涉惡案件。
涉黑涉惡既是一個法律術語,也是一個政治術語,黑惡的案件不難破,難的是取證,什麼強迫交易、尋釁滋事,在發生的時候,當事人因為懼怕黑惡分子而不敢報案,公安機關如果不深入走訪調查,連發生沒發生過這件事都不知道,怎麼取證,怎麼破案?
警方經過走訪調查,很快就發現了物業公司經理以前欺負業主的事情,斷水斷電的事情經常發生,業主們只要對物業管理有任何微詞,物業保安馬上就會拳腳相向,導致小區的業主連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公安機關整理材料,就把這名物業公司經理打成了惡勢力,等張曉衛把這個情況向石雲濤報告時,石雲濤說:“物業公司經理成了惡勢力,他背後有沒有老闆?老闆與這事有沒有關係?”
張曉衛沉聲說:“這家物業公司的老闆是立王集團,立王集團老總是晁立勇。”
“晁立勇?就是我們三山市的首富?”石雲濤蹙眉問。
張曉衛說是。
石雲濤問:“他們公司下屬有多少家物業公司?”
張曉衛道:“初步瞭解一下,大約有十三家物業公司吧。”
石雲濤聽了道:“好傢伙,有這麼多的物業公司,那他把物業管理的怎麼樣啊?其它物業公司是不是也像這個物業經理那樣?”
張曉衛道:“其它物業公司倒沒有接到過什麼反映。”
石雲濤道:“我看啊,現在有些人就是太過分,有錢的越想有錢,恨不得所有的生意都是他家的,搞房地產開發就罷了,物業公司這點生意也看在眼裡,你回去以後,找晁立勇問話,看他是否涉案?”
張曉衛聞聽此言一愣,說:“晁立勇是人大代表,找他問話不太合適吧?”
石雲濤道:“問個話有什麼不合適?難道說他有特權?”
張曉衛道:“他是個名人,如果找他談話,還是要謹慎。”
石雲濤道:“沒有人有特權,如果是我,你們有事情找我,難道就不問我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們只管去找他,向他了解清楚這裡面的情況。”
石雲濤堅持讓張曉衛去找晁立勇問話,張曉衛不得不答應,但回去以後,他想了想,還是向市政法委書記楊剛作了報告。
楊剛接到報告後,就連忙給李明義打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