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少下去,這個村小學就要撤了,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幾個老師帶五個學生,這相對於是一對一教學了。
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這麼少的學生,老師教起來也沒勁,如果這五個學生當中有一兩個聰慧的學生還好說,如果全是那種不聰慧的學生,老師就更不想教了。
六年級還有二十多個學生,讀書聲就是從六年級裡頭傳出來的。
石雲濤突然過來檢查教育工作,張寶立確實有些措不及防,教育局長沒跟著來啊。
而街道辦裡頭分管教育的副主任也沒過來。
石雲濤不需要他們過來,走進村小學後,他先看了看硬體設施。
要說這硬體設施這幾年搞的還不錯,雖然沒法與城裡的小學相比,但是也算不錯的了。
然而僅僅有硬體設施沒用,師資力量配不上,這教育就搞不好。
而教育搞不好,就沒有人願意在村小學上,沒人願意在村小學上,這師資就更配不好了。
“鄉村振興,教育是其中一部分,你們縣裡對農村教育這一塊,有什麼想法沒有?”石雲濤轉頭問張寶立。
張寶立聽了忙道:“縣裡頭是比較重視教育工作的,農村教育現在薄弱了一些,但現在也正在加強。”
石雲濤道:“我是在農村長大的,我知道農村的教育是什麼情況,現在農村教育確實存在困難,但如果我們因為困難,便不去想出解決的辦法不行,你們縣裡專門搞教育的同志,要經常到下面瞭解情況,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如不然,你們想想,還有誰願意在農村上小學初中?最後不得不在農村上學的人,豈不就成了貧民窟?你們要想想辦法,合理分配教育資源,讓好的老師也願意到農村來教學,鄉村振興,要實現公平正義,教育公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石雲濤這樣一講,張寶立連忙說是。
“老師不都需要評職稱嗎?你們可以規定,只要想晉級職稱的人必須要有到農村教學的經歷,否則就不予以評職稱,把這一條規定搞成硬性規定,他們就願意到農村教學了。”
石雲濤又這麼一說,張寶立連忙答應下來。
正好這個時候村小學下課了,一下課,教室裡的學生就飛了出來,孩子都是一樣的孩子,但因為生在農村無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這是不太公平的。
接著,石雲濤看到老師也走了出來,他便向老師走了過去。
見到石雲濤要與老師見面,張寶立連忙要跑過去,想叫住那些老師,街道辦的同志一看,馬上衝了過去。
學校的老師不會想到市長會到他們這裡來,因而當他們看到有好多人出現在學校裡時,他們呆住了。
石雲濤走過去後,街道辦的同志叫住了老師,老師們便看向了石雲濤等人。
石雲濤便說:“各位老師好,我能和你們談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