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去了之後,警察就沒有讓他走。
為啥呢?
因為肥都市公安局想搞他了啊,楊加舉問人家索要一百萬元,這不就是敲詐勒索嗎?正好讓楊加舉多了一個罪狀。
因此,楊加舉的馬仔便發現,楊加舉就因為狗的事,進去就沒再出來。
正當他的馬仔感到納悶之時,肥都市公安局出動了,一舉抓獲楊加舉團伙成員三十多名,打掉了盤踞在中都區多年的黑惡團伙。
楊加舉十來歲就出來混,如今已近五十,混了三十多年,可以說是功成名就,結果一夜回到解放前。
楊加舉沒想到他會有此下場,胡玉是省水利廳副廳長,雖然不是政法機關的幹部,但胡玉人脈廣泛,只要胡玉打個招呼,就可以幫他擺平很多事,不料公安局會突然對他下死手。
被抓起來後,楊加舉便是不服,想到陳衛龍之前跟他說過的話,心說這事與陳衛龍有沒有關係?
陳衛龍剛和他說完他是沙比,結果他就成沙比了,是不是很蹊蹺?
肥都市公安局查處了楊加舉一案,案件很快上報到省公安廳,石雲濤知道後,總算是有所滿意。
石雲濤現在是知道了,如果省公安廳不施壓,下面的人就不願意積極地幹,為什麼?
因為下面的人怕得罪人,都是熟人社會,如果沒有上面的施壓,下面的人就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即使有人想著做一些事情,也希望上面的領導施壓,這樣做起事來才能理直氣壯。
所以有時候幹什麼事都需要下指標呢,不下指標,一個個在那裡糊弄,啥事也辦不成。
但一下指標,有人就說閒話了,說掃黑除惡怎麼能下指標?
下不下指標是辦事方法,有人是坐著說話不怕腰疼,一開口便說應當這樣那樣,如果真按他們那套想法去做,啥事也辦不成。
楊加舉被查處了,肥都市完成了一個指標,馬勝鬆了一口氣,但是肥都市是省會城市,人口多,經濟體量大,沒有冒頭的黑惡分子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
此外,石雲濤還提出掃黑除惡只是治標,治本還在於查處黑惡分子保護傘,而楊加舉的保護傘是誰?
查處楊加舉背後的保護傘不是公安機關的事,但是公安機關應當協助紀委辦案,瞭解一下黑惡分子背後保護傘的情況。
石雲濤就讓省廳的同志去提審楊加舉,問他與哪些政法幹警和領導幹部有交往,讓他如實交代這一問題。
省廳的同志去了之後,一提審楊加舉,楊加舉開口說起了陳衛龍的問題。
省廳的人一愣,心說楊加舉想檢舉他人,那也好好聽聽吧,回頭也好向石雲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