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勝很害怕輿論的影響,但實際上,無論何人最害怕的是實事求是,只要實事求是,輿論又能怎麼樣?
只要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上,無論別人如何聒噪,自己巍然不動,別人又能奈他何?
看著石雲濤無比淡定的眼神,馬勝心裡有底了,只要省廳領導支援,他也不害怕輿論,他就怕省廳領導沒擔當,沒事很好,一有事就往下屬頭上推,遇到那樣的領導就是坑了。
有的律師不向好律師學,非要學的跟方唐鏡一般,明明做了不好的事,卻非要對別人說,我就做壞事了,你咬我啊。
結果人家就真咬了,怪誰呢?
做人千萬不能方唐鏡啊,做律師也不能。
抓了一名幫助黑惡分子串供的律師,雖然引起了不小的輿論,但是肥都市始終堅持實事求是,最終輿論沒能改變大局。
掃黑除惡鬥爭持續進行當中,蔣政南這時候發現,石雲濤確實做了不少事情,除了有些不聽話外,其他方面真的是沒什麼可指摘的地方。
因而蔣政南便在向群面前說了石雲濤的好話,向群聽了便笑笑。
對於蔣政南對他態度的轉變,石雲濤並沒有去在意,蔣政南對他認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的事情老百姓認可不認可,自己是不是感到滿意了。
而在石雲濤自己看來,他現在所做的事情還並不能讓他滿意,雖然掃黑除惡有成績,但是做的還不夠。
也就是說,一批保護傘不大的黑惡分子被打掉了,但是背後可能有著更大保護傘的黑惡分子還是沒有打掉。
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還是江省的號召力不夠,說白了,還是他的號召力不夠,如果他的號召力足夠,掃黑除惡工作迎刃而解。
十幾個地市的公安局長雖然名義上歸省公安廳管,但實際上這些地市的公安局長大多數是聽地級市領導的,因而如果省廳下個命令,地級市公安局可聽可不聽。
一想到這個事情,石雲濤想主導一次地級市公安局長大調整,然而要想搞好這個事,難度很大,畢竟人事上的問題,省公安廳並不能決定一切,需要省政法委和省委組織部統一協調才行。
為了營造下一步調整地級市公安局長的氛圍,石雲濤主持召開了全省公安局長會議。
在這次全省公安局長會議上,石雲濤點名表揚了三山市公安局長周百山,與此同時批評了南江市公安局長賈南芳,這賈南芳是個男人,擔任南江市公安局長三年了,南江市地方不大,但是挺富裕的,待在這個地方當公安局長感覺不錯。
省里人都說南江的老闆非常懂事,只要有領導去南江履新,必要好好請新來的領導吃頓飯,然後再送一點小海鮮。
如果有領導不吃老闆請的飯,新來的領導指定在南江市待不住,這是以前發生的事了,後來有所改變,但改變的不徹底。
因而這種陋習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只是更加隱蔽罷了。
聽在南江工作過的領導講,南江這個地方非常和諧,老百姓民俗也好,從不打架鬥毆,沒事也不喜歡打官司,也不喜歡告狀。
最後這一條很好,為嘛?因為當領導的最怕別人告狀。
沒人告狀,整個南江就比較平靜,你看社會治沒啥太離譜的,也沒有狀告領導的,紀委不忙,公安也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