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雲濤此時就需要一個反面典型,把反面典型給處理好了,這營商環境起碼能改變百分之五十。
能改變百分之五十就不錯了。
只是到哪裡找反面典型呢?
不是不存在刁難的情況,而是沒有人報上來,石雲濤需要讓人把反面例子交到他這裡來。
而這把誰的反面例子交上來,那就對哪個單位不利了。
石雲濤盯上了財政局。
張松仁之前一直想提副縣級沒有得逞,還因為這事得了腦梗,後來見提不上去,便不想再提了。
由於田玉明比較信任他,因而便一直讓張松仁當財政局長。
如果依著石雲濤的意見,石雲濤早就準備將張松仁給拿下來,讓張松仁到人大政協幹去了。
張松仁此時也擔心這個事情,因為他擔心石雲濤直接把他給拿下來,而不給他提一級,再到人大政協去。
一般來說,當過財政局長的人,只要不出什麼大事,最後都會被提拔為人大副主任或者政協副主席。
雖說沒什麼實權了,但這是一個政治待遇問題,在縣裡頭幹了一輩子,不就想弄個縣級幹部噹噹嗎?
而要想成為縣級幹部,必須要擔任縣裡重要局的局長,財政局在縣裡頭可以說是第一大局,與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關係走的近,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其次則是組織部的副部長或者紀委的副書記,他們也有機會在退居之線之時,被提拔為人大或者政協的副職。
總之吧,要麼是單位大,要麼是位子不一般,除此之外,想提拔為縣級幹部太難了。
張松仁如果提不上副縣級幹部,那他在縣裡頭就太丟面了,也可以說是商雲縣第一個沒提拔為副縣級幹部的財政局長。
張松仁這樣擔心此事,因而他便是很小心翼翼的了,自打石雲濤主持縣委工作後,就老老實實,不與石雲濤產生什麼衝突,或者給石雲濤什麼不好的印象。
可是他還是太貪戀權位,既然想著到人大或政協任副職了,何不在此時以退為進,主動提出辭去財政局長呢?
他一這麼做,石雲濤肯定要高看他幾眼,知道他懂進退,是個聰明人,或許就會如他的願了。
而且想當人大或政協的副職很簡單,只要石雲濤向市裡力推他就行了。
然而人最難做到的便是知進退,待在現在的位子多好啊,而且張松仁也擔心,萬一辭了財政局長,石雲濤不提拔他為副縣級怎麼辦?
如果是這樣,他不如待在財政局長的位子上,作為一項條件與石雲濤談,石雲濤要想讓別人當財政局長,就要答應提拔他為副縣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