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平知道石雲濤對耿太安很不滿,因而就暗中與石雲濤見面,商量著一些事情。
“雲濤同志,方口縣的縣委書記你就不要兼了吧。”廖春平對石雲濤說。
石雲濤聽了,心裡一動,說:“廖書記,你考慮好方口縣委書記的人選了嗎?”
廖春平道:“就讓聞天當縣委書記吧,你覺得呢?”
石雲濤一聽這話,就知道廖春平這是要照顧他的面子,想用聞天當縣委書記,但是聞天真的不能擔任縣委書記啊。
石雲濤想了想說:“我建議讓省裡頭派一個人過來擔任縣委書記,方口縣是煤炭大縣,聞天的駕馭能力還不行,最好讓省裡派人過來吧。”
一般情況下,市裡的職位肯定優先考慮本地幹部,而不是讓外來人過來擔任,但是石雲濤覺得用本地人的弊端不小。
本地幹部長期在高粱市工作,不但有著很複雜的官場人脈關係,而且親戚朋友也眾多,一旦到了一地當了主要領導,四面八方的人都跑來了。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地方最高長官,面對這種複雜的人際壓力,有時真的是抗不住。
而如果心裡頭有想法的領導,一當上了主要領導,就把自家親戚找來了,讓他們做主政地方的專案,大發其財。
這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屢禁不止。
但是如果用外地幹部過來擔任主要領導,情況就會好一些,外地幹部來到這邊擔任主要領導,雖然他們的親戚也有可能從外地趕過來,但是畢竟是外來人,有些事是不好辦的,如果辦,就會麻煩一些,還是有所顧忌。
而如果是本地人呢?根本就沒什麼顧忌,直接就開幹,什麼廉恥都不要了。
石雲濤向廖春平建議讓省裡派縣委書記,廖春平聽了,想了想,覺得也是一個好主意。
但廖春平主要不是想和他說這個事,而是說另外一個事。
“雲濤同志,我想讓你再兼任紀委書記。”廖春平看向石雲濤說。
石雲濤吃了一驚問:“那謝忠德書記呢?”
廖春平道:“讓他去市政協擔任主席,這事我向省委領導彙報過了,他們同意,你看行不行?”
石雲濤看了看廖春平,想著他要是來當紀委書記的話,到底是不是可以。
石雲濤之前不是沒當過紀委書記,但是現在是在高粱市,而且還是市紀委書記,如果他來幹,能幹的好嗎?
廖春平這人,如果能全力支援他當紀委書記還好,如果不能全力,紀委書記的工作可是不好乾。
然而現在廖春平想讓他當紀委書記,石雲濤覺得廖春平是有用意的。
廖春平肯定是想用他來與耿太安相抗衡。
雖然石雲濤作為市委副書記也可以與耿太安抗衡,但是如果石雲濤還兼任紀委書記的話,那這種抗衡就更加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