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履新市政府辦 第1319章宣傳

因而石雲濤與王立藩商量來商量去,定下幾個原則,一個原則是石雲濤暫時不宜提拔,不要再引起輿論關注,第二個原則是,石雲濤所去的崗位不要是什麼油水的部門,第三個原則則是,石雲濤最好待在紀檢系統發展。

為什麼說要讓石雲濤繼續待在紀檢系統發展呢?

因為石雲濤知道下一步會是什麼情況,紀律會越來越從嚴,他去紀檢系統發展,可以積累到一定的名望。

而且就在這個時候,楊米幫他聯絡了一名記者,專門來到高粱市採訪他,然後好在報刊上發表,以此來樹立他的名望,對沖他在網際網路上所遭遇的挫折。

工作又不是沒幹,而幹了沒人知道,還被人誤解,這樣怎麼能行?

因而石雲濤也願意宣傳一下,讓世人知道他在高粱市幹了什麼,只有宣傳出去,他的名譽才不會被人破壞。

記者來到後,石雲濤在辦公室裡頭接受了採訪,他從到方口縣兼任縣委書記開始,講了他的工作心路,相當於是敞開心扉與世人交流。

然後再拉成績單,有了成績單,世人就會看到他做了什麼。

他當高粱市紀委書記的時間不長,已經查了多少幹部了?這是成績吧?

他在方口縣兼任縣委書記,整頓了官場作風,掃黑除惡,還有發展高新科技產業,這些都是成績吧?

石雲濤一五一十地講來,再加記者的妙筆生花,等記者回去後一發表出來,便產生了很大的轟動。

以前網民眼中的石雲濤應當是一個什麼二代,是個靠著背景上去的紈絝子弟,而現在他們一看到石雲濤當市紀委書記時間不長,就查辦了這麼多幹部,真的是讓他們改變了對石雲濤的看法。

有人就開始說,與其讓那些庸官上臺,還不如讓石雲濤這樣敢於幹事的人上去呢。

這一次採訪多少對沖了在網際網路上所產生的對石雲濤不利的影響,起到了以正視聽的作用。

當耿太安看到這一則採訪時,當即就變的氣急敗壞,因為在他看來,這一次的採訪可能是石雲濤在暗中所造的一次勢,石雲濤極有可能想衝擊高粱市市長!

石雲濤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搞宣傳,實在是太敏感了,要知道此時好多人都想著在這個時候能露一露臉,為下一步的重用提拔打下好的基礎。

耿太安見狀,就指使馮秘書再暗中在網上攻擊誹謗石雲濤,說石雲濤養小情人什麼的,反正瞎編一些不好的事情往石雲濤身上潑髒水。

但馮秘書搞的這些事情,沒在網際網路上引起太大的風浪,只不過在小範圍內有人看到了,不起什麼作用。

時間不長,也就在2011年的11月份,王衛明和蘇文秀二人一起被調到了省裡。

得知他們二人突然被調到了省裡,好多人不知道怎麼回事,直到後來,市裡的幹部才知道王衛明和蘇文秀能被調到省裡,是與石雲濤有關的。

石雲濤能將他們二人調到省裡,這說明了石雲濤的能量,而且也說明石雲濤很仗義,這倆人為石雲濤立下汗馬功勞,此時得到他們應當得到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