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傑並沒有馬上離開上海。
回辦公室的路上,Elton說他的一個客戶有意向到歐洲設立機構,問她有沒有興趣見見。
當然,這必須有興趣啊!
尹傑立即電話Bella說明了情況,告知要在上海呆一晚。Bella隨即就幫她在朗廷酒店定下了房間。
當天下午,她相當仔細地為蔡總監做了一次政策講解。傍晚時分隨同Elton一起來到了位於廣東路的蘭.會所。
這是一幢巴洛克風格的四層歐式建築,在上海灘這是一間綜合了藝術觀賞、餐飲文化於一體的高階商務會所,名頭和帝都的蘭.會所一樣響亮。
這個會所據說由著名的Patrick Gilles操刀設計(此人曾為默多克私人豪宅以及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總部做過設計)。一共三層:一層和二層是餐廳和酒廊,三層是宴會廳。整體而言屬於中歐結合的復古風格。Patrick大師採用時尚、現代的手法演繹出了他對中國古典元素的獨特理解,很奇妙地達到了餐飲與藝術的完美交融。三個樓層格局不同,卻又在各自獨特的藝術感中呈現出統一的復古氣息。
和帝都的蘭.會所不同,帝都那個會所裡觸目盡是金碧輝煌和大量的印象派畫作,總體呈現奢華富貴的格調。上海的蘭.會所則主打高雅風,會所中隨處均是黑、白、墨綠三色,卻絲毫不顯沉悶,反而巧妙地營造出兼具東方風韻與國際品位的獨特風格,非常符合上海灘這個“十里洋場”的格調。
蘭.會所的菜品也是中西結合,或者說是以中西合璧的方式調製菜餚,比如說用西餐的手法烹製中國傳統菜,或者用中餐烹飪方法制作西餐經典菜式,比如說:比目魚鬆茸沙拉,又比如說三文魚脆皮鴨春捲,或者撈汁巴西海蜇、茉莉花香鴨、蟲草花南瓜魚唇盅。
兩人今天前來是要和一位有名的海派商人共進晚餐。
對於海派商人,民間普遍的看法是文化程度高、守規矩、低調務實、精明強幹。很多人都認為上海人有“與生俱來的極強的交易觀念”。各類紀實文學中對海派商人的描述也是“精明而自負、人人精於商戰”。都說因為太精明,海派商人做生意相當有眼光。但也因為太精明,海派商人大多十分謹慎小心,因為他們往往會注意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
今天Elton介紹給尹傑的就是這樣一位海派商人——滬華集團的董事長陳平。
溫文爾雅?舉動斯文?瀟灑閒雅?
這些形容詞似乎都能套一部分到這個中年男人身上去。他看上去最醒目的無過於那一副濃黑飛揚的眉毛和高挺豐滿的鼻子了。他,國字臉,額頭較寬,頭髮打理得很清爽,身著簡單的白色襯衫灰色長褲,門邊衣架上搭著一件深灰色細格薄呢外套。
陳平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媒體的數次採訪中,他都把自己積累財富的成功歸結為膽大、有想法,以及從天而降的好運氣。他一手創立的滬華實業集團發展至今已完全進入豐收時期:主營業務層面,僅對美國的出口就能每年帶來大幾億元的收益,而針對亞洲、非洲、南美等市場的出口也都能帶來1億到5億不等的收入。此外,他還涉足股權投資、財富管理、金融服務等業務,並在這些領域同樣做得風生水起。
現在,他要開始佈局歐洲了。
餐桌上,Elton把話頭引向了歐洲投資這件事。陳平董事長簡單回答了尹傑的幾個基礎問題後就很自然地把話題引開了。觥籌交錯之間,他給二人說起了從前:
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父親意外離世,母親重病,他輟學回家頂替父親進了紡織廠。
九十年代國企要減負,大批工人下崗,才工作沒兩年的他也不例外。當時從小的玩伴“門檻精”小賈在深圳靠倒買倒賣賺了大錢,回到上海請兒時夥伴吃飯。這頓飯成了他生命中的轉折點。(注:上海話“門檻精”同“Monkey精”,形容人聰明跳脫的意思)
當晚的20多個朋友,有的在政府機構混得好已經手握權柄,有的投身警界威名赫赫,當別人問到他的打算時,陳平一臉茫然。他只說自己還想找工作,想賺錢給老孃付醫藥費。
聚會後“門檻精”小賈留下了陳平,說自己從香港倒騰來了一批小電子商品,陳平可以在上海幫忙銷售,他付工資。陳平咬了咬牙,從自己的全部遣散費用里扣除老孃兩個月的醫療費用,餘額都交給了小賈,說他不要工資,要入股分成。
後來就形成了這樣的模式,小賈常駐香港採購電子產品,他在上海負責銷售。他原來工作的紡織廠效益不好,賤價甩賣質量很好的毛巾、窗簾、床上用品,他倆就用賺來的錢囤下了一大批抽紗窗簾。陳平知道那是國寶級老師傅設計的,國內顧客可能覺得不稀奇,可運到購買力強悍的香港就賺了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