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管事搖頭,阻攔小丫鬟拿錢,然後對季清寧道,“滿朝文武大臣都為西南捐了錢財,還不是小數目,我想著季老爺如今是刑部侍郎,多少也該捐一點兒,您既然回來了,這事得跟您說一聲。”
小丫鬟好奇道,“一般侍郎捐多少啊。”
柳管事道,“我打聽了,一般侍郎捐四千兩。”
捐這麼多啊。
小丫鬟捨不得了。
兩萬兩捐的她不心疼,因為銀票就沒到她手裡來,這四千兩可是實打實抬出去的,小丫鬟心疼的緊。
而且她家姑娘應該是捐過的,要不是她家姑娘捐那兩萬兩,也沒這麼多朝堂大臣捐錢啊,那些個昏官,不貪墨民脂民膏就算好了。
怕季清寧不拿錢當錢,小丫鬟拽了下季清寧袖子,“已經捐了不少了,老爺就少捐點兒吧。”
“少捐多少?”季清寧問道。
“就捐五十兩,”小丫鬟道。
“……好吧,就捐五十兩,”季清寧道。
柳管事,“……。”
這是不是太少了點啊?
但想到季懷山被提拔為刑部侍郎之前是太平縣小縣官,一年的俸祿才五十兩,這樣算就不少了。
季懷山任刑部侍郎,還沒領過俸祿……
五十兩,小丫鬟就不心疼了,趕緊從荷包裡拿了五十兩出來,遞給柳管事。
柳管事接過道,“我先去捐了,再去買菜,要晚些回來,廚房有糕點,季大少爺要餓了,可以墊墊肚子。”
小丫鬟連連點頭,把柳管事竹簍裡的菜抱起來,柳管事拎著空簍子去衙門捐錢。
負責收錢的是京兆尹。
平常捐錢五十兩算多的了,但今兒捐錢的實在是太太太多了,衙門人手都不夠用,負責謄抄捐款數額的衙差手腕都寫酸了。
募捐箱裡塞滿了銀票,連個稅銀子都見不到,柳管事拎著食盒,在衙門口被攔下,“誰府上的?”
柳管事忙道,“是刑部右侍郎府上的,特來捐錢。”
衙差放行,捐錢不在大門口,得去裡間捐。
柳管事去算晚的了,來捐款的人已經不多了,但也還有四五個。
捐款的數額也不小。
他走過去的時候,一管事的道,“我家老爺是工部侍郎,捐四千兩。”
“下一個,”負責謄抄的衙差頭也沒抬。
下一個管事的道,“我家老爺是南城守衛,捐四千兩。”
南城守衛也是正三品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