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轉經筒設在廟門右邊的走廊裡,一長排整齊豎立,藏書房就設在轉經筒那一頭,白水引我們徑直走進藏書房。
老喇嘛正站在一排書架前,翻看手上一本書,見我們走進來,他和顏悅色的簡單跟白水交代兩句,就走了出去。
關上房門,白水轉回身道:“上師去接待客人了,我們自己來找吧。”
藏書房不大,裡面擺著七排書架,每一排上面書都擠得滿滿的。
書架上一塵不染,能看出來,這裡經常有人打掃。
滿眼都是書,我和夢雄不知該如何下手。
白水告訴我們,進門右手邊的四排書架上全是佛經,上師說佛經上應該沒有,所以我們只要檢視餘下三個書架就好,工作量不大。
“不是佛經,那這上面都是什麼書啊?”我問白水。
他想了想:“聽上師說,有一些是師祖們的修行心得,有些是遊記、見聞,反正就是各種劄記。”
夢雄從眼前抽出一本書,掃了眼封面問:“會不會有什麼日記之類,不能看的內容?”
“那應該不會,不能看的內容不會收藏在這,再說都是出家人,就算是日記,也不會有什麼內容不能示人。”
三個人各負責一排書架,我們計劃一本挨著一本翻閱,以免漏掉其中任何一本。
其實翻閱起來也快,既然是劄記,如果記錄了三角萬字元,一般都有配圖,看圖比閱讀文字快得多。
大部分書頁已經泛黃,確實都是老書,封面上一層薄薄的包漿。
我將書架這一面最上層的書翻看一遍,也沒找到三角萬字元,檢視到中層一本書時,夢雄突然誒了一聲,說找到了。
我和白水趕緊湊過去,只見在夢雄手上這本書上,書頁右下角清楚畫著一個三角萬字元,絲毫不差。
“白水,這旁邊記述了什麼?”
夢雄將書遞到白水手上,因為書上全是藏文,所以只能讓白水來翻譯。
白水一邊掃著書頁上的記載,一邊翻譯。
原來這是一篇遊記,它詳細記載了發現三角萬字元的過程、發現地。
白水說發現地他曾經去過,離喇嘛廟不遠,就在附近的山裡。
我心中頓時升起無限光明,大家一商量,決定暫不行動,耐心翻閱完剩餘藏書,說不定還有其他線索。
差不多用了一天半時間,幾番查閱下來,三個人共找到四處線索。
除了夢雄找到的那處,還有兩處,應該是我們之前找到的兩處,一處在吃人谷,一處在楚教授地圖上標註的位置。
另外,白水還發現一篇遊記,其中記錄著一位師祖遊歷岡底斯山的經過,內容中就配有三角萬字元的插圖。
遺憾的是,那一篇遊記只記錄了這個符號,卻沒記錄具體位置。
我們手上有楚教授留下的座標,岡底斯山也是目標之一,綜合兩方資訊來看,岡底斯之行已是箭在弦上。
見老喇嘛空閑下來,我就問起這些藏書的作者,也就是廟中各位師祖的生平,得知幾位師祖都酷愛遊歷,足跡幾乎踏遍青藏高原。
如此一來就可以肯定,附近山區確實只有三處線索,其中兩處我們已經檢視過,還剩下一處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