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氣作揖,“之前倒是不知觀主還在時時練劍。”
觀主輕咳了一聲,鋪墊實在不是他的強項,索性開門見山,“昨日聽你說你也喜好劍術,可就是因為練劍耗時耗材,不得不放一放,可是這樣?”
雲氣點點頭,確實如此,可恨炳錕兄長,出宗前還在笑自己立志為劍俠卻還沒有一把劍。
“那你可瞭解劍術呢?”
“只是略知一些,宗門裡,投劍山就是主修行飛劍術與法劍術,明鏡石林則主修體劍術,並修行步罡踏斗之術與之相配。”
老觀主點點頭,“你中意哪一種劍術呢?”
雲氣笑著說:“都說練劍費錢,可在這三者中飛劍和法劍又是頂耗錢的主,所以小子平日裡接沒怎麼接觸過,體劍雖然好一些,可宗裡最便宜的一把百鍊鑌鐵劍也不便宜哩,小子也沒有,只是自己曾削竹為劍,練過一些體劍術的劍招罷了。三者均未入門,所以要是觀主問我鐘意哪一種劍術,小子實在答不上,”
當觀主聽到雲氣說修行體劍費錢不比飛劍、法劍時,微不可察的搖了搖頭,待聽到後面時又笑了。
“老頭子痴情於劍一輩子,雖說這一輩子也沒練出個什麼名堂來,但好歹也在宗裡死皮爛臉混跡了幾十年,你可願意聽我說說?”
雲氣自然願意,老觀主這話做不得假,畢竟是在山裡修行了幾十年的人,又重練劍更甚煉氣,指點指點自己這麼個門外漢還不綽綽有餘,在宗裡還沒這樣的好機會,大家都很忙的。
“飛劍、法劍、體劍,各有千秋,老道當年最早記名在投劍山,可是後來卻對體劍術更感興趣些。”
老觀主首先向雲氣坦白了他自己鐘意的劍術。
“飛劍近些年來名頭最盛,實話說,是西蜀幾家引領的風氣。”
真微道長提及了西蜀,這是雲氣入山後聽得最多的一個地方。
“西蜀峨眉、青城、青羊、鶴鳴幾家,俱是修行飛劍的大派,他們主修飛劍,以元神道相配,一念起,飛劍遁空而走,千里之外取人首級,確實著實厲害。
“飛劍是殺伐至寶,精髓只在『疾』和『利』這兩個字上,想要疾,便要以強橫的念力催動,想要利,自身品質就不能次了,還要時時淬鍊磨礪,如何磨礪?兩個法子,一個是靠外物,像養劍葫蘆、礪劍石、風穴這些,這些東西哪個不燒錢?還有個法子就是靠人力,養在肺竅中,或是紫闕中,以肺竅精血或是念力淬之。
“這裡就體現出不同來,在我投劍山,主張物養為主,人養為輔,還是那一句話,煉氣為根本,內丹為大道,豈可以身飼物?即便是人養,也有許多規矩,比如不得單開金府以養飛劍,需得另闢火府或土府以壓制金性,才可養劍,而以念力礪劍,那是第二境才允許做的事情。
“而蜀山劍派截然相反,他們視肉身為劍具,元神為真靈,單修肺府為劍囊,修行伊始就是奔著元神馭劍飛昇去的。”
說到此處,真微道長輕笑道,“我記得當時學師就說過,蜀山那些人說好聽點是性急如火、嫉惡如仇,說難聽點就是練劍把腦子練壞了。”
雲氣也跟著笑了一聲。
“不過人家能在西方群魔環繞之地硬生生闖出名頭來,自然還是有本事的,他們以念催劍、以念礪劍,但這何嘗不是以劍礪念?他們將念力附著在劍上,久而久之,自然也帶著劍器的鋒芒,他們把這叫做劍意。
“等你遊歷遇見了那邊的人自然能感覺到,不用出劍,他們只是靜靜站在那裡,便有一股劍意瀰漫,讓人如芒在背。”
雲氣暗自點頭,這次他去南荒,其實離西蜀也近的很。
“其實法劍是最古老的流派,是修者用以施展法術的寶器,法劍是勾連人身法力與天地靈氣的媒介,也可稱之為符劍,所以最次的法劍也得是五行精金煉成。
“法劍精髓我認為在『溫』和『持』兩個字,溫是溫養,需日日以法力洗練、灌溉,持是加持,便是在劍身上銘刻符咒,平日裡但有所悟,便書之劍上。法劍平日裡不動則已,動則法力如江海傾瀉,號令天地靈氣,行神鬼之事。
“飛劍說是千里之外取人首級,法劍也差不多了,一劍揮出,法力噴薄如大日光輝,截雲斷嶽,他們把這個喚作劍氣。
“所以法劍最講究水磨工夫和劍主的悟性,長久才能見其威。
“最有名的那把法劍自然是龍虎山天師府的天師劍,八千年的法劍,歷代天師的加持,我想沒人願意一試,天仙也不成。”
天師府底蘊深厚,雲氣暗自咋舌。
老道頓了頓,又道:“體劍便是佩劍,是身外之物,是純粹的物器鋒芒,也有人說是凡夫俗子用的劍,但老道不贊同。
“體劍是技擊之劍,精髓在『勇』和『變』兩個字。
“何為勇?一往無前也,置之死地而後生。修行體劍術,進退只在咫尺間,生死只在毫釐,落腳之處,人盡敵國。
“何為變?森羅永珍只在一瞬,出劍如羚羊掛角,無處可尋,防無可防。無論是飛劍當空而來還是法劍大開大合,總歸是失了變化,而手持佩劍,劍隨心動,敵人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劍的落處。
“這說的還是手上的門道,體劍術手腳並重,步法更是點睛之筆。
“體劍術要與步罡踏斗之術相配,一步踏出,斗轉星移,是為變,一劍刺出,追星逐月,是為勇。
“當劍有勇有變,便成了勢,一旦你起了勢,敵人便不可能在贏你。
“體劍練的最好的公認是劍宗的衡山一脈,劍出則星河現。當年衡山山主仗劍出山,孤身入南荒,掃蕩魔窟無數,有人盛讚之為:一步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此等劍法比之飛劍法劍又差在哪處?誰還敢說是凡人之劍?”
說到此處,老觀主情難自禁,拍案而起。
而云氣聽聞三劍之論,心神搖曳,捫心自問,確實不知誰優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