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桃都放開高真,桃都是最厲害的,我特意給桃都挑了一個養劍葫,桃都可以好好洗個澡了。”
程心瞻連忙開啟葫蘆嘴,對向「桃都」。
白雞得意洋洋啼鳴一聲,與桃樹一起化作了一道劍光,鑽進了葫蘆裡。
銀紫光芒掉落在地,化作了劍胚原型,發出哀鳴。
程心瞻塞上葫蘆嘴,趕緊撿起「高真」,捧著劍道:“高真是因為還是劍胚,所以才比不過桃都,等我快快的篆刻符文,讓高真成為一柄真正的法劍,自然就比桃都厲害了!”
聞言,劍胚立即高興的發出一聲清亮的劍吟,又在微微顫抖,似乎是催促主人快些。
等程心瞻安撫好了「高真」,這才去看《雷車火旗搬運功》。
他粗略讀了一遍,發現這部周天行氣法倒是別出心裁。
原來這部功法是紹宋初年的神霄派道士創出來的,那時正是雷法的鼎盛時期,各種奇思異法湧現。
這部功法就是其中之一,功法首先介紹了可以存放雷霆的諸多竅穴,其行氣路線又根據開闢的雷穴數目分為一車搬運,二車搬運,三車搬運等等。若是一車搬運,則雷漿自雷穴發出,執行一個周天後回到起點,化作雷炁。
二車搬運時一念分作二股,駕馭兩個雷穴的雷漿一正一反同時發出,各自執行半個周天後到達另一個雷穴,即化為雷炁,周天時間便少了一倍。
多車搬運同理。
這個功法的編纂者也不知怎麼試出來的,裡面記載的行氣圖都是多車搬運時的最短經絡路線,而且還要符合氣血執行之固勢,又能逆行經絡,這可不容易。
還有一點特殊,也更能體現雷車搬運之難,就是無論什麼周天,雷車執行時總是要經過心府的。
雷車遭遇心火,雷火相交,激起火花,宛如旗幟,這便是所謂火旗。
心火與雷漿互相淬鍊,待到開闢多個雷府,雷車往來賓士,又以心府為中樞,激起火花無數,這便是雷車火旗搬運功。
程心瞻心府已開,又有內景神坐鎮,修煉此法實在再適合不過,而且到時先開鼻竅,再開膽竅,兩車搬運,又有心火相助,雷炁湧動,或許化開真煞還不需兩年。
他心情大好,再去看刀筆。
刀筆名「開山」,實在霸氣,刀筆本身也很精巧,整體是個蛟龍吞刀的形象,筆桿子被雕成了竹節形,上邊盤著蛟龍,蛟龍最後探出頭,咬住了刀鋒。
刀頭是黃褐色的,似金非金,似玉非玉。他拿起刀筆在腳邊石頭上劃了一下,就像是劃過了水,沒有絲毫的遲滯,就在石頭上劃開了一個長口。
“果真鋒利!”
他讚歎一句。
最後,他拿起那本《召會群靈制御萬法金符書》,這本金書璀璨奪目,不知是哪種金製成的,還很厚實,後面有一些還是空白,但前面幾十頁都已經密密麻麻畫滿了符籙,各類符籙旁邊還有許許多多蠅頭小字做註解,這本金書不像是什麼頂級的符籙法書,更是像是一個符道修士的修行紀要。
但這類書對於此時的程心瞻來說顯然比什麼高深的法書更重要。
他本就對符法感興趣,此刻更是如獲至寶,馬上翻書聚精會神看了起來。
不過看書之餘,他也沒忘了正事,往肉身的鼻竅上塗抹清涼膏。塗完後,他魂魄重歸肉身感覺了一下,鼻竅那麻麻的,讓他想打噴嚏。
不過他也不久留,感受一番便重回竹杖之身,繼續翻看符書。
每次塗抹後他都會重歸肉身感受鼻竅,一天三次。
如此才過了一天半,他忽然就感覺鼻子不癢了,一股清涼感襲來,他只應該到時候。
而就在這一天半里,他也看符書找到並學會了一種雷符,特別適合篆刻在「高真」上,就叫,
靈感引雷符。
此符符頭便是一個雷篆變體的雷字,像是雲中醞釀的雷蛇,符腳是一個令字,化成了令旗的模樣,符竅則是“九霄尊神”的字樣,但這四個字散成了雷霆霹靂的分叉狀,要不是旁邊的註解,他也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