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道霞光速度極快,又光華內斂,穿行在淅淅小雨中竟不易被發現。
再看霞光裡裹著的,卻是一個妙齡女子。
此女一身鵝黃長衫,齊腰的長髮用一根紅繩束在腦後,整個人兒氣質出塵,此刻沐浴在雨幕霞光中,更顯仙靈之氣。
但這樣一個妙人,此刻臉上神色卻頗有些複雜。
而此刻周輕雲內心裡也正如她臉色一樣,多樣情緒混雜著。
她八歲上黃山,在黃山待了八年,這八年裡也是她最開心的時光。直到十六歲時被師尊送去西蜀峨眉,至今已有三年,這三年,則是她最為煎熬的三年。
如今遵師尊之命回到黃山,噢,這個師尊,她現在的師尊,是峨眉掌門,玄門魁首,妙一真人齊漱溟,並不是黃山文筆峰的餐霞大師。
可一個人怎麼能有兩個師尊呢?
自己現在回去見到師尊,又該如何稱呼呢?難不成要稱餐霞大師麼?
她覺得有些可笑。
可是當時,在凝碧崖天波壁上,峨眉掌門夫婦當面,妙一真人親口要收她為徒,她要如何拒絕呢?在那一瞬間,她想了很多,想著如何開口拒絕,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同樣身負他處傳承的嚴人英、餘英男、諸葛璟瑞,竟沒有一個拒絕的!
她當時是最後一個下跪拜師的,當時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身,她說不出拒絕的話,她更無法想象要是拒絕了妙一真人會是怎樣的下場,她自己是不怕的,但她不知道拒絕是否會讓她真正的師尊,餐霞大師遭難,是否會連累到她視為家鄉的黃山。
這三年裡,她拿到了「月魄」飛劍,修行了峨眉道書,她知道,妙一真人修為強出餐霞大師許多,峨眉底蘊也遠不是黃山能比。
可她就是不快樂,她覺得時時刻刻都是煎熬,她時時刻刻思念著黃山,思念著黃山的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
同樣思念著文筆峰,思念著她真正的師尊。
一想到等會就要見到師尊,她是又喜悅又羞愧。
很快,她便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縈的黃山地界,恰逢春雨時節,處處新草嫩松,一片生機盎然,雨中的黃山她怎麼看也不膩。
她直往文筆峰去,很快就看見了那熟悉的霞光,可也就在這時,她發現了兩個道士,正在四處打量著,走走停停,似是在探查著什麼,現在又站著不動了,眼睛直盯著文筆峰。
有人要害師尊?是登門拜訪的?還是隻路過?
周輕雲隱遁到文筆峰散發出的霞光中去,與霞光融為一體,並緩緩靠近兩人,探聽著。
————
而程心瞻一路邊看邊聽邊問,忽然發現身處霞光之中,可是這雨中又哪來的霞光?
他抬頭去看,便見一山,這霞光是從此山發出,渲染一片,只見這山:
孤峰挺立,平空聳立,下圓上尖,就像一枝筆鋒朝天的毛筆。而在峰頂高處,又生一片松林,古松盤旋曲折,綠蔭一團。遠遠看著,便宛如筆鋒之上盛開了一叢綠花。
而高聳的孤峰下又依著一條連綿的低矮石丘,形如仙人臥睡。
程心瞻久聞黃山奇石之名,如今見到一處寶地,心道果然不負奇石之名,便不由驚歎,
“學師,你看那山。”
兼顯道長自然也看到了,不過他首先注意到那霞光從山裡發出,不懼雨幕,自然不是凡光,又見霞光清正平和,毫無豔俗之感,便知應該是一位正道隱修的洞府。
他們只是無意來到此處,遠遠觀望,應該沒有叨擾到此地主人。
“雨中生霞,竟是如此絢爛。”
他感嘆說著。
程心瞻點頭,“好一幅「夢筆生花」之景。”
“夢筆生花?”
兼顯道長看向程心瞻。
程心瞻道:“學師你看那孤峰,便似一支立筆,筆上松林便如立筆生花,筆下丘石如仙人橫臥,應是仙人夢中才思泉湧,身邊立筆才生出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