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有什麼想法呢?”
姜為山問。
“丹經裡說黃芽可制奼女,丹道中的黃芽即為硫石,硫石裡我查到荒火硫石和赤環寶錫很相配,熔在一起也不會改變赤環寶錫的親火性,反而能更進一步激發寶錫的火環異象,這次開爐,是否可以加上一些?”
程心瞻答。
“那加多少?”
“按照我們剩餘的藍水地金來看,還可以分三次合煉,這次就當嘗試,加上二兩的荒火硫石應該差不多。”
姜為山閉目想了想,點點頭,“可以一試,先用丁三火,半個時辰後轉丁六火,要是能成的話,那時荒火硫石應該把藍水地金固化下來了,維持十息,再轉丙火,以丙十火急煉。”
程心瞻點點頭,不同材料與陰陽火力的搭配是很深奧的學問,這個他還在學習,不過姜學師教的很細緻,他也逐漸入門了。
他手裡的扇子也是一件法器,要以風性控地火的火性與火力,同樣不簡單,只是好在程心瞻修行《天罡地巽人靈彰神本經》已漸入佳境,火法他更是熟悉,所以這個事他學起來很快,剛來鍊金洞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姜為山就已經放心的讓他做個扇火童子了。
說是煉器,其實煉的也是風、火、土、金四性。
開爐,起火,投金,閉爐,變火,再開爐。
約一個半時辰後,開爐,師徒倆往爐子裡一瞧,頓時眉開眼笑。
爐裡那塊精金,泛著水汪汪的藍色,但是外面又圍著一圈火環,這就是他們想要的藍水地金和赤環寶錫合煉之金,親火,有火環異象,可以自行吸食火氣精煉自身,同時又有水的柔性,遇見水性之寶,又不至於因屬性相剋而太被動。
這是兵器院為程心瞻鑄造的第一柄法劍的主材料之一。
這是掌教偷摸摸給兵器院下的命令,一應材料走掌教密庫,而且煉劍的時候必須把程心瞻帶上,讓他充分掌握自己的劍器。
姜為山看向程心瞻,都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從丹經裡找煉器之法卻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到的,他的奇思和悟性總是一次又一次的驚到自己。“心瞻,真不考慮來兵器院嗎?只要你點頭,我可以找老祖去跟掌教談。”
他又一次問出了這個問題。
程心瞻苦笑搖頭,這半年裡,他在樞機山、投劍山、白虎山,都聽到過太多一樣的話。
姜為山嘆氣,但還是沒有放棄,還有一年半呢,機會還是有的。
他開始繼續帶著程心瞻鍛鍊材料,講解五金之性。
大半天過去。
他來到另一處火爐,坐在爐口主位,這是兵器院專門劃給他的火爐,這要是宗外的人進來借爐,一天要五十金。
他每天先做扇火童子,耳聽目視,隨姜為山學煉器,隨後再自行修煉實操,做主煉之人。
程心瞻開爐,爐裡,是「桃都」。
現在「桃都」三節已經合為一體了,但細看還是能看兩道細微的裂紋,不過此時的裂紋只餘一指寬,比初煉時完全橫貫的模樣已經好太多了。
他已經透過通察司打聽到了,「桃都」是仙人飛昇前煉的飛劍,一套七口,他已經見過了另外五口,還有兩口據說是在峨嵋派掌教道子手裡。
真不愧是仙人煉的飛劍,即便是劍身崩斷、靈性大減的情況下,程心瞻借用地火,有劍靈認主,仍然費了近四個月,才把劍身的斷口面融化,使三段重新貼合到一起。
「桃都」劍身用的是天外的異鐵,姜為山猜測可能是熒惑星或者昴宿裡掉落的星鐵,出自太陽星的可能倒不大。
劍柄亦難得,很可能是古桃都樹的枝幹,此樹天地唯一株,在上古時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是「桃都」貯存陽火的地方。
劍柄沒什麼說的,飛星劍身賦予了「桃都」靈動與鋒銳,但剛則易折,單一的金料也讓「桃都」少了一絲堅韌。
姜為山給程心瞻出的主意是新增火羽丹砂,火羽丹砂成片狀,上面有羽紋,相傳是朱雀的羽毛所化,親火,性柔,輕盈,能提升金料的韌性與強度,也不會影響到「桃都」輕盈靈動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