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即為煉氣化神,煉陰陽五行之氣合為金丹,始生神性,從此我命由我不由天。
元嬰即為煉神還虛,成就赤子嬰兒,道返先天。
合道即為煉虛合道,內外合一。
不過內丹道在此分境之下,第一境實在難熬,打通百竅不知需要多少年歲,初煉之新人光是想搞清楚百竅神意與功效,都難如登天,如此,不如另修他道。
面對創立之初就如此岌岌可危的道統險境,幸好冥冥中自有天意,那時湧現出一大批內丹道先賢,重新梳理第一境,一拆為二,分為煉氣和命藏兩境,更把一些重要大竅的先天神性和後天功效全部列清楚,說明白,這才保住了道統,使內丹道成為當今主流、第一大道,也形成了當今內丹道的修行譜系。
重新分境後就說的很清楚,修行之初,最低最低,最少最少,心肝脾肺腎這五個大竅是要開闢的,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這是體悟五行的基礎。
納五行靈氣入髒,再從髒中煉出五行精氣,五行精氣輪轉迴圈,便可開啟絳宮,集一身精血於一竅,可以增長壽元。此時就是斷手斷腳,穿膛裂胸,只要絳宮健全,這命都能救回來。
開闢五府後,五行法術肯定也都入門了,這也是長生術之始。
至於三宅,是最好要開,這是用來體悟天象自然的,在五行之外,又與五行緊密相連,但真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也是可以先開絳宮入二境。
二境謂之命藏,望文生義,就是體悟生命之真理,探秘肉身之寶藏。
諸天百竅的奧秘在此境可以去深入探尋。
這一境,有個奪人眼球的名目,喚作「神通」,打通竅穴,知其奧義,便能練成相應的神通。
比方說千里眼,順風耳,胃鼎膽囊,掌中神國,不勝列舉。
打通的竅穴越多,對後面的修行越有益處,對鬥法護道,也是益處良多,只是耽誤的時間也就越久,全靠個人取捨了。
要說三境、四境後能否再回頭開竅呢?也是可以,但如果二境都沒有時間精力,那三境忙於洗丹,四境忙於育嬰,更不可能再回頭了。
如真不想耽誤功夫的,只要打通黃庭和外天地相通的一陰一陽兩條經脈上的竅穴就可以,到時從外界引陰陽罡煞入體,順著打通的竅穴匯入黃庭,也就是丹田,陰陽相濟龍虎交匯,締結金丹,就可以進入第三境。
目前無論是從諸師長的安排來看,還是按程心瞻自己內心的想法去走,肯定都是要在一境二境磨鍊很久的,諸天百竅的開闢自然也是要越多越好。
他熟讀《周天百竅內景經》,最近又開始接觸煉法,自然而然便想到,竅穴可為宮殿養神,可為容器藏氣,那何嘗又不能視作熔爐煉器呢?
正好以修復「桃都」為契機,他就要來試一試自己的想法。
「桃都」為陽火之劍,但在後天之中,從來五行易得,陰陽難求,「桃都」既有陽火之性,那自然要更進一步往純陽上走,如果要點一直在火上反而落了下乘,陽可御火,火難概陽。更何況「桃都」材質極好,既有天外飛鐵,又有上古陽木,不應該只拘泥在飛劍上。
而他有竹身肉身兩道軀體,又修行《長生胎元顯神密旨》,如此難得的家底自然要用到極致,可令內景神篆刻符籙並法煉,同時分出一道魂魄神煉,既做法劍又做飛劍,為純陽之劍。
當今修行界之所以把飛劍、法劍、體劍分的那麼清楚明白,說來說去追根到底,不過兩點:一個是寶材稀缺,難以同時滿足迅捷靈動、親法通靈和鋒銳堅韌之二三;另一個就是劍主精力有限,無法同時兼顧神煉、法煉和血煉,以及蘊藏在此三煉之後的修行路數。
但不巧,這兩點寶劍「桃都」和劍主程心瞻都能做到!
往後要把「桃都」逐漸轉煉為純陽之劍,又兼得飛劍之利和法劍之靈,這勢必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既然要煉純陽之劍,那自然要用純陽之爐,純陽之火。
人體竅穴中可為陰陽之爐的有雙眼、心腎,膽胃等。但是程心瞻心腎主水火,膽竅已化為雷霆總司所在,餘下的就是雙眼,而雙眼也本就是最為合適的陰陽殿。
道藏說:天之精華本於日月,人之精華藏於眼目。又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
雙目本就是人身內景小天地之日月,正合陰陽,又為臟腑之精,暗合陰陽御五行。
在人身內景中,左陽右陰,是故左眼為陽殿,右眼為陰殿。
至於爐中陽火,自然首推陽罡,現在引陽罡入目,也是為以後二境時締結金丹做準備。
他現在手裡便恰好有一道劍仙所賜陽罡,「陽明雲堂罡」,至於壓制陽罡的鉛汞,將用來盛裝「陽明雲堂罡」的鉛瓶熔鍊就可以。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開闢陽殿。
————
第二天凌晨。
程心瞻駕馭肉身來到山巔,面對東方,等候日出。
卯初的時候,天微微亮起,他放鬆身體,閉上右眼,以左眼定睛去看亮處。
慢慢的,一點丹紅露頭。
他馬上運轉起《九陽煉目》之法,右手指尖以火行法意抵按左眼睛明穴位,感受到暖意後,以【噓】【呵】兩字咒交替行氣,六呼一吸,各行九重,同時凝視丹紅。